第876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跨界合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不清楚,但听说他们最近在搞一种能自动变色的车窗,想找耐冲击材料做基底。”
nbsp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了。
nbsp小王慢慢说:“这不就是……咱们的强项吗?”
nbsp刘好仃没说话,低头在本子上写了个词:“窗膜”。
nbsp然后他抬头:“这不是巧合。是机会在敲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老李还有点犹豫:“可我们从来没跟这种厂打过交道。人家搞智能控制,我们搞物理强度,话都说不到一块儿。”
nbsp“那就学着说。”刘好仃说,“合作不是谁听谁的,是互相懂。咱们不懂代码,他们不懂钢化曲线,但只要都想做一块好玻璃,就能坐下来聊。”
nbsp小王在笔记本上记下:“技术互补,需求对接。”
nbsp刘好仃看见了,点点头:“对。我们不卖概念,只拿真东西说话。但说话的方式,得变。”
nbsp“怎么变?”老李问。
nbsp“从‘我们能做什么,变成‘你们需要什么。”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以技术为锚,向外辐射。”
nbsp他解释:“不是扔下玻璃去搞别的,是让我们的硬功夫,帮别人做成新东西。比如,新能源车要轻量化座舱,咱们能不能提供更薄更强的防爆玻璃?智能家居要透明显示墙,咱们能不能做可调光的复合板?”
nbsp小王眼睛亮了:“这不就是‘玻璃+吗?”
nbsp“对。”刘好仃笑了,“咱们不是要变成别人,是要让别人用上咱们的好东西。”
nbsp老李终于松了口气:“听您这么一说,好像……也没那么玄乎。”
nbsp“本来就不玄乎。”刘好仃收起笔,“咱们工人最懂一句话:活儿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合作也一样,得先动起来。”
nbsp他宣布:“从今天起,成立‘跨界观察小组。小王负责信息收集,每周整理一份《生态链动态简报》;老李牵头外部联络,摸一摸哪些厂对我们有兴趣;我来统筹方向,定期碰头。”
nbsp小王举手:“那简报写啥?”
nbsp“写趋势,写需求,写可能性。”刘好仃说,“不求快,先搞懂。三个月后,我要能听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跟我们合作。”
nbsp散会后,其他两人去忙了。刘好仃留在会议室,把白板擦干净,只留下最底下一行字:“哪些领域,正等着一块好玻璃。”
nbsp他坐回椅子,拉开抽屉,从一堆旧文件里翻出一张纸。边角有点卷,印着“2023年国际智能家居博览会”的字样,右下角还贴着个小小的参展商标签。
nbsp他盯着看了几秒,轻轻折好,夹进笔记本里。
nbsp下午三点,小王在电脑前整理资料,突然喊了一声:“刘师傅!”
nbsp刘好仃走过去:“怎么?”
nbsp“您看这个。”小王指着屏幕,“有个新发布的车载智能窗系统,宣传视频里提到‘采用特种防爆基材,但没写供应商。可这透光纹路……跟咱们F1系列的热弯工艺很像。”
nbsp刘好仃凑近看:“像到什么程度?”
nbsp“至少七成相似。”小王放大画面,“而且他们测试冲击的视频,用的是咱们行业标准的落球高度。”
nbsp刘好仃没说话,转身回到座位,打开笔记本,翻到那页“窗膜”,在旁边写了个词:“追踪”。
nbsp他刚合上本子,手机响了。
nbsp是老李发来的消息:“刚才路过质检室,看见小陈在看新能源汽车白皮书。”
nbsp刘好仃回了个“嗯”,把手机扣在桌上。
nbsp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白板上那行字上。
nbsp“哪些领域,正等着一块好玻璃。”
nbsp他站起来,走到饮水机前接了杯水。水倒满的瞬间,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红笔,在白板上那行字的“懂”字下面,重重画了一道。
nbsp然后他写上一句:“合作不是谁听谁的,是互相懂。”
nbsp笔帽咔嗒一声扣上。
nbsp他转身时,小王正拿着打印好的简报初稿走来。
nbsp“第一期。”小王说,“我列了五个可能的方向。”
nbsp刘好仃接过纸,还没来得及看,老李又探头进来:“那个智能窗膜厂的负责人,留了电话。”
nbsp刘好仃点点头,把简报放在桌上,拿起笔。
nbsp笔尖刚碰到纸面,小王忽然说:
nbsp“您说,他们会不会已经用过我们的技术?”
喜欢。
第876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跨界合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