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3集:环保要求深入了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会议室没人说话。

    nbsp刘好仃继续:“这不是选择题。以前我们拼价格、拼交期,现在人家拼的是‘绿。你不绿,连投标资格都没有。”

    nbsp小林低声问:“那咱们……从哪开始?”

    nbsp“从认账开始。”刘好仃说,“咱们现在不绿,得承认。但不绿,不代表不能变绿。”

    nbsp他拿起一张便利贴,写下:“第一步:搞清楚所有环保要求。”

    nbsp“第二步?”小王问。

    nbsp“第二步,等咱们把这一步走稳了再说。”

    nbsp老张挠头:“可这些标准,有的要数据,有的要设备,有的要钱,咱们哪来这么多资源?”

    nbsp“资源不是天上掉的。”刘好仃说,“是人一点点挣出来的。九十年代咱们厂最穷的时候,连润滑油都省着用,可机器照样转。现在咱们有系统、有团队、有客户信任,还怕搞不定几份报告?”

    nbsp小林犹豫着举手:“可……这些标准不一样,咱们按哪个来?”

    nbsp“先抓共性。”刘好仃指着白板,“你们发现没?不管欧盟、澳洲还是北美,都在提三件事:减碳、回收、可再生能源。说明这是全球共识。咱们就先盯这三块。”

    nbsp小王点头:“回收这块,咱们至少知道差距在哪。”

    nbsp“碳排放呢?”小林问。

    nbsp“目前没系统记录。”刘好仃说,“但从能耗反推,咱们吨玻璃碳排放大概是国际先进水平的

    nbsp“那得砍掉一半多。”

    nbsp“对。”

    nbsp老张叹气:“这哪是达标,这是脱胎换骨。”

    nbsp“脱胎换骨也得换。”刘好仃说,“不然,咱们的玻璃再亮,人家也不让进门。”

    nbsp会议快结束时,小王突然说:“刘哥,我查到个细节——德国标准里,回收玻璃做新玻璃时,必须确保杂质率低于0.5%,否则算不合格。”

    nbsp“咱们现在多少?”

    nbsp“实测是1.2%。”

    nbsp“为什么高?”

    nbsp“分拣不够细,旧玻璃里混了陶瓷、石头,熔炉一烧,全是渣。”

    nbsp刘好仃记下:“那咱们得分拣线得升级。”

    nbsp小林也补充:“还有,欧洲有国家要求,工厂必须公开年度环保报告,接受公众监督。”

    nbsp“咱们敢吗?”老张问。

    nbsp“不敢,就永远不绿。”刘好仃说,“绿,不只是技术问题,是态度问题。”

    nbsp散会前,刘好仃让每人写一条“最担心的事”。纸条收上来,他一张张看:

    nbsp“数据拿不到”

    nbsp“设备太贵”

    nbsp“客户不认”

    nbsp“员工不配合”

    nbsp“改了也没用”

    nbsp他看完,没念,折好收进抽屉。

    nbsp“我知道大家怕。”他说,“但怕,是因为我们在乎。要是不在乎,根本不会觉得难。”

    nbsp他站起身,关掉投影,拉开窗帘。夕阳照进来,落在白板上那行字上:“全球环保门槛正在变高,且越来越高。”

    nbsp光把字照得发亮。

    nbsp“以前我们以为,快就是竞争力。”他说,“现在才知道,绿才是通行证。”

    nbsp老张临走前,回头看了眼桌上那块边角料。

    nbsp刘好仃走过去,拿起它,对着光看了看。

    nbsp玻璃很干净,边缘有点发乌,是熔炼时没烧透的痕迹。

    nbsp“下次,”他说,“让它回来的时候,是新的。”

    nbsp他把玻璃放进抽屉,关上。

    nbsp第二天一早,小王抱着新打印的资料冲进办公室:“刘哥!我查到个事——国际玻璃协会刚发布新指南,建议企业2025年前实现生产过程碳排放下降20%。”

    nbsp刘好仃抬头:“然后呢?”

    nbsp“咱们去年碳排放量是……”小王咽了下口水,“比建议值高了37%。”

    nbsp刘好仃沉默几秒,拉开抽屉,拿出那块边角料,放在桌上。

    nbsp“告诉协会,”他说,“我们收到了。”

    nbsp小王刚要走,又回头:“刘哥,北美那边又有新规,说进口玻璃必须提供回收料溯源证明,从废玻璃回收点到工厂,全程可追踪。”

    nbsp刘好仃看着玻璃里的气泡,轻声说:

    nbsp“那就从一块废玻璃开始记起。”

    喜欢。

第823集:环保要求深入了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