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8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品牌传播创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好仃把那张写着“未来工程师报到”的照片从电脑屏幕上移开,轻轻叹了口气。阳光已经从桌角爬到了键盘上,像一层薄薄的金箔。他顺手把便签纸夹进笔记本,起身去茶水间泡了杯速溶咖啡——还是老牌子,三合一,甜得发腻,但他喝了几十年,改不了。

    nbsp回来时,小陈正站在他工位旁等他,手里捏着一叠打印纸。

    nbsp“刘师傅,这是上周客户反馈的汇总,您看要不要……”话说到一半,小陈顿了顿,忽然笑出声,“哎,您猜怎么着?南非张工刚才在群里发了个表情包,一只企鹅穿着咱们厂服,举着玻璃片当滑板。”

    nbsp刘好仃接过纸,也笑了:“他心情不错啊。”

    nbsp“何止不错。”小陈眼睛亮着,“他刚私聊我说,他们那边有个新地标项目,点名要用咱们的防眩光玻璃,还说要写进招标文件里——‘供应商需具备主动服务意识及长期合作诚意。”

    nbsp刘好仃吹了吹热咖啡,热气扑在镜片上,模糊了一瞬。

    nbsp“这话说得,倒像是咱们上了人家的教材。”

    nbsp“可不是嘛。”小陈挠挠头,“现在好多客户提需求,都不再问‘能不能做,而是问‘你们觉得怎么做更好。我们尤哈昨天还说,感觉自己快成产品策划了。”

    nbsp刘好仃没接话,低头翻着那叠纸。数据清清楚楚:客户主动推荐率上升41%,复购周期平均缩短了12天,连最挑剔的利雅得王工,都在回访里写了句“合作体验超出预期”。

    nbsp这些数字,像一排排整齐的玻璃片,透亮,结实,能照见人心。

    nbsp可他心里却慢慢浮起另一个问题:我们做得再好,别人知道吗?

    nbsp他想起前天去厂里巡线,路过仓库时,看见几个新来的搬运工正把一批出口玻璃装车。其中一个小伙子拿着标签念:“深圳·光行科技?这公司听着像做灯的。”

    nbsp旁边人笑:“说不定是卖手电筒的。”

    nbsp刘好仃当时没出声,只在心里轻轻记了一笔。

    nbsp现在,这笔账浮了上来。

    nbsp他放下纸,打开抽屉,翻出一本边角卷起的旧书。封面是褪色的蓝底白字:《品牌传播原理与实践》。书脊裂了道口子,页脚还沾着不知哪年留下的茶渍。他随手翻了翻,一张泛黄的便签飘了出来,上面是他年轻时写的批注:“品牌不是名字,是别人提起你时,嘴角那一下停顿。”

    nbsp小陈看着他发呆:“刘师傅,您还真留着这书啊?”

    nbsp“老古董了。”刘好仃笑了笑,“九十年代买的,那时候厂里没人懂啥叫品牌,老板说‘只要质量好,酒香不怕巷子深。结果巷子太深,客户找着找着就进了别家门。”

    nbsp“现在不一样了。”小陈说,“咱们服务都快成行业标杆了。”

    nbsp“服务是地基。”刘好仃合上书,轻轻拍了拍灰,“可房子盖得再结实,没人看见,还是空着。”

    nbsp他站起身,把咖啡杯放进抽屉——这是他开会前的小习惯,像是把日常暂时封存。

    nbsp“通知大家,下午三点,小会议室,开个短会。”

    nbsp三点整,人到齐了。阿米尔还带着耳机,尤哈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面包,小陈抱着笔记本,像抱着新生儿。

    nbsp刘好仃没急着说话,先在白板上画了个圆。

    nbsp“咱们上个月做了什么?”他问。

    nbsp“升级了服务流程。”小陈举手。

    nbsp“上线了智能提醒。”阿米尔摘下耳机。

    nbsp“建立了反馈机制。”尤哈咽下最后一口面包,“还收到了企鹅穿厂服的表情包。”

    nbsp办公室笑了一片。

    nbsp刘好仃点头,在圆心写了个字:“信”。

    nbsp“客户开始信我们了。”他说,“这不是系统跑出来的数据,是他们用一次次复购、推荐、主动提需求,一笔一笔写出来的。”

    nbsp他在“信”字外画了个更大的圈:“可问题来了——还有多少人不知道我们?”

    nbsp笑声停了。

    nbsp“上周我问一个新加坡客户,为什么选我们。”刘好仃继续说,“他说:‘你们服务是不错,但最初打动我的,是迪拜那个项目案例,别人转发给我的。”

    nbsp他顿了顿:“我们做了那么多,可第一个告诉客户的,不是我们自己。”

    nbsp尤哈挠头:“那……咱们发朋友圈?”

    nbsp“咱们厂的公众号上个月推文阅读量是237。”阿米尔苦笑,“其中200多个是咱们自己人刷的。”

    nbsp小陈小声说:“要不拍短视频?现在流行‘打工人日常,咱们

第798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品牌传播创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