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1集:创新效果初步显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嘴里,已经是‘不错了。他们不夸,是因为没觉得这是个事——说明问题被解决了,而不是被放大了。”

    nbsp他让技术组把测试环境参数和实际使用场景做了对比。结果发现,有些性能优势在标准实验室里亮眼,但在日常使用中并不明显。比如隔热提升2.3%,用户根本感觉不出来;而边缘光滑度这种“触觉升级”,反而成了工人师傅口口相传的亮点。

    nbsp“咱们的技术是往天上走的,”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箭头,“但用户的感知是贴地走的。得让天上的功夫,落地成脚底的踏实。”

    nbsp会议快结束时,一位市场组的姑娘提了一句:“上海有个高端住宅项目,客户点名要带‘极光效果的玻璃,说想用在书房的整面墙上,‘让读书时像在极光下。”

    nbsp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了。

    nbsp小王脱口而出:“这是当艺术品卖了?”

    nbsp“为什么不行?”刘好仃反问,“玻璃本来就不只是挡风遮雨的。它能透光,能反光,能变色,能呼吸——现在,它还能讲故事。”

    nbsp他没当场拍板,但心里的秤已经微微倾斜。会后,他把那条反馈单独打印出来,夹进了深蓝色笔记本里。封面上的字迹依旧清晰:“用户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玻璃在喘气。”

    nbsp几天后,全厂的质检数据汇总完成。刘好仃站在会议室正中央,背后投影屏上滚动着三组关键指标:产品不良率同比下降41%,客户满意度回升至96.2%,改进型产品复购率增长28%。最底下一行小字写着:“极光”效应玻璃试产批次,已获三家高端项目意向采购。

    nbsp“咱们的老产品,”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没被淘汰,也没被抛弃。它们换了双鞋,走得更稳了。”

    nbsp有人小声问:“那接下来呢?”

    nbsp“接着走。”刘好仃合上笔记本,“路还长,但脚印已经出来了。”

    nbsp话音未落,质检室的电话响了。小陈接起来,听了几句,脸色微变,转头看向刘好仃:“深圳湾一号的监理说,他们刚装的那批‘极光玻璃,在昨晚七点四十二分,出现了持续八秒的紫色光晕……但不是在边缘,而是在整面玻璃上,像海浪一样从左到右扫过。”

    nbsp会议室瞬间静了下来。

    nbsp刘好仃慢慢打开笔记本,翻到最新一页。他还没来得及写字,小王突然冲进来,手里攥着一份刚出炉的光谱分析图,声音发紧:“刘工,我们查了监控——那会儿没开特殊光源,也没有人为干预。可玻璃的镀膜层,自己发生了微相位偏移。”

    nbsp他把图表往桌上一放,指尖点着一条异常波动曲线:“它……像是被什么触发了。”

    nbsp刘好仃盯着那条波浪线,久久未语。

    nbsp窗外,阳光正缓缓移过厂房的钢架,照在流水线末端的一块玻璃上。那玻璃静静立着,表面平静无波。

    nbsp忽然,边缘泛起一丝极淡的紫。

    喜欢。

第761集:创新效果初步显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