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6集:品牌故事广泛传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京。内容只有一行字:“山田先生转发了视频,并留言——这光,像我们办公室的晨雾。”

    nbsp小李愣了几秒,猛地站起来,差点撞翻脚边的废料箱。他手忙脚乱掏出自己的手机,翻出那支视频,点进评论区。

    nbsp“有评论了!”他声音发颤,“一个日本用户说,‘原来玻璃也能呼吸。”

    nbsp老陈走过来,看了一眼,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小李的肩。他转身走向砂轮机,拿起一片新的废料玻璃,对着光看了看,低声说:“那咱们,再磨一块。”

    nbsp刘好仃站在调度台前,翻出那篇《光是从裂缝里长出来的》。他本想删掉那句“我们不生产玻璃,我们让玻璃说话”,可手指悬在删除键上,最终还是点了保存。

    nbsp他把文章发到公司内网,标题改成了“来自深圳玻璃厂的一封信”。没加推荐,也没通知领导,就像往河里扔了颗小石子,看它自己荡出几圈波纹。

    nbsp第二天早上,生产线旁的“待回应的光”纸箱满了。有人放了片心形玻璃,边缘磨得圆润;有人塞了张小纸条:“我想写‘妈妈,我好了。”还有人用记号笔在废料上画了笑脸,旁边写着:“这算不算一种光?”

    nbsp刘好仃没清点,也没分类。他只是每天早上来,把新来的玻璃轻轻摆好,让阳光能照到每一片。

    nbsp第五天,小林发现南美组的社交账号下多了一条长评。是玛利亚写的,她说她儿子每天放学都要对着“彩虹”玻璃说话,昨天终于说了句完整的英文:“Inbspseenbspyou.”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他不是在练英语。”小林念完,眼眶有点热,“他是在打招呼。”

    nbsp老陈在旁边打磨一块新玻璃,听到这句话,手停了一下。他把砂轮调低一档,重新开始,声音轻得像自言自语:“那咱们,也得回个招呼。”

    nbsp刘好仃站在火种墙前,墙上那张“融合不是靠近,是共同发光”的便签还在。他没动它,只是从笔记本里抽出一张新纸,写下第二篇短文的标题:《手温是有记忆的》。

    nbsp他写到一半,小李冲进来,手里举着手机:“中东那边,有人转发了‘茶已备好那篇!评论说,‘这茶,我闻到了。”

    nbsp刘好仃抬头,看见调度窗外,雨停了。阳光斜照进来,照在操作台上的几片玻璃上,光斑缓缓移动,最终在墙上汇成一片,像被钉住的星星。

    nbsp他继续写下去:“我们不是要改变谁的生活,我们只是想让一块玻璃,记得它被谁摸过,又为谁亮过。”

    nbsp文章发出去的当晚,小林在社交平台看到一条新动态。是某个南美用户上传的视频:他把“彩虹”玻璃挂在阳台,傍晚时分,夕阳穿过玻璃,在墙上投出一道小小的彩虹,正好落在孩子画的那幅画上。

    nbsp视频底下只有一行字:“现在,光会回家了。”

    nbsp刘好仃没转发,也没评论。他只是把这句话抄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合上本子,轻轻压在那片“泪形”玻璃下。

    nbsp第二天清晨,小李在“待回应的光”箱里发现一片新玻璃。是扇形的,边缘被仔细磨过,中间用细线刻了个小小的“门”字。

    nbsp他拿起来对着光看,光斑穿过“门”字,投在墙上,像一道打开的缝隙。

    nbsp他转身想喊刘好仃,却发现调度台前空无一人。只有那本笔记本摊开着,最后一页写着一句话,墨迹未干:

    nbsp“我们不生产玻璃,我们让玻璃说话。”

    喜欢。

第706集:品牌故事广泛传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