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里有一个超级写作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9章 奇兔网已凉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年前我们签约的12个作者,现在只剩3个还在写,其余都转行做网课讲师了。”

    nbsp更讽刺的是,当作者发现“教人写小说”比写小说更赚钱时,奇兔网的创作生态开始恶性循环。

    nbsp某网课平台数据显示,去年“奇兔风写作技巧”课程销量同比增长210%,授课讲师中不乏前奇兔网签约作者。

    nbsp其二,跟风狂潮,脑洞变“套路”的悲剧。

    nbsp奇兔网曾以“脑洞文”着称,但如今却陷入“一个脑洞火,千本跟风书”的怪圈。

    nbsp前年《我在末世开超市》爆红后,三个月内涌现出《我在洪荒开便利店》《我在仙界卖奶茶》等137本跟风作品。

    nbsp某读者吐槽:“现在看奇兔网小说就像吃流水线罐头,开篇都是主角穿越开系统,第三章必遇‘天命之子挑衅。”

    nbsp工作室的规模化运作加剧了这一趋势。

    nbsp某工作室运营透露:“我们养着20个枪手,专盯奇兔网新书榜,24小时内就能出跟风大纲。”

    nbsp这种工业化复制模式,最终将奇兔网的“脑洞战场”变成了“套路坟场”。

    nbsp其三,合同争议,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nbsp虽然合同细节未完全公开,但某前作者在论坛爆料:

    nbsp“去年续约时,平台要求将电子分成比例从50%降至40%,且需授权全版权5年。”

    nbsp更引发争议的是“保底分成”条款的修改:

    nbsp当作品月稿费超过保底金额时,平台可单方面调整分成比例。

    nbsp这种“霸王条款”直接导致部分头部作者转投西瓜网、七鹿网等平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四、奇兔网的未来堪忧。

    nbsp面对编辑离职潮、作者流失、读者审美疲劳的三重危机,奇兔网并非没有自救动作。

    nbsp去年Q4,平台推出“新锐计划”,将签约分成比例提高至55%,并设立百万级“脑洞创新基金”。

    nbsp但某行业分析师指出:

    nbsp“当编辑团队失去创新动能,作者生态陷入套路循环,再多的资金投入也只是饮鸩止渴。”

    nbsp高传龙看完了帖子内容,继续浏览写手的留言。

    nbsp他发现很多写手支持楼主的观点。

    nbsp其中一个写手留言揭露的“奇兔网”欠薪事件,令人大跌眼镜:

    nbsp今年初,奇兔网被曝出多起拖欠编辑工资事件,引发网络文学行业及从业者广泛关注。

    nbsp据多名编辑在社交平台及行业论坛的公开爆料,自去年12月起,平台工资发放出现延迟与克扣现象,部分编辑连续数月未收到全额薪酬,金额从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

    nbsp多名涉事编辑透露,奇兔网以“未完成基础稿量”“流量未达考核标准”等理由扣除薪资,但相关考核规则未在入职合同中明确约定,且存在临时追加条款、单方面修改计算标准的情况。

    nbsp例如,有编辑称其每月需完成字续写任务,但实际因题材限制或平台流量分配不均,难以达成指标,最终到手工资不足千元,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nbsp事件发酵后,多名离职及在职编辑组建维权群,整理工资条、聊天记录等证据,向平台提出补发工资及公开考核规则的要求。

    nbsp部分编辑表示,奇兔网在沟通中态度消极,仅以“公司资金周转问题”“需重新核算”等说辞拖延处理,甚至有编辑被要求签署“自愿放弃部分薪资”的协议,引发集体不满。

    nbsp与此同时,有内部消息称,奇兔网近半年因流量下滑、内容审核趋严导致营收减少,或为拖欠工资的主因,但平台始终未对财务状况作出正面回应。

    nbsp目前,部分编辑已向劳动监察部门提交投诉材料,并计划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薪。

    nbsp事件持续发酵期间,奇兔网官网及社交媒体账号未发布任何官方声明,仅在内部群组中要求编辑“不得对外扩散信息”,进一步加剧舆论质疑。

    nbsp截至今年2月,事件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已经导致编辑团队流失,影响平台内容生态与用户留存。

    喜欢。

第459章 奇兔网已凉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