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沙雕网友援北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1章 后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然后他就看到一名游客突然跳出来大喊一声:

    nbsp“不对!诸葛庐是我们襄阳的!”

    nbsp何昆作为世代居住在襄阳的人士,本来就瞧不上卧龙岗这边,不过公司出来团建,所以他也没说什么,但是听到导游把功劳往卧龙岗引的时候他终于还是没忍住:

    nbsp“国家都下文件认定襄阳隆中是诸葛亮‘故居了!”

    nbsp李夯心里咯噔一下,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襄阳那边的游客这么说了,不过这么跳出来喊的还是第一次碰到。

    nbsp但他素有机智,于是立刻顺着对方的话说下去:

    nbsp“这位先生,你说得对,但是不全面——三国时期的南阳郡的辖域范围较大,包括今湖北襄阳、河南南阳等地。因此,当时的卧龙岗很可能在行政区域上横跨多地,我们不能因为古人的行政区域划分不严谨,就发生争议,而是要辩证地看,不管如何,卧龙岗这边是附近地区最早建起诸葛庙,我可以向你保证,这里的诸葛庙的历史绝对不少于1300年,它是历朝历代崇敬诸葛丞相的人们留下来的瑰宝,记载着诸多文人墨客对诸葛亮的功绩的肯定,绝对值得一看!”

    nbsp见对方态度平息下来,李夯连忙把话题转移到诸葛亮的功绩上,同时在心里感叹老同志教自己的办法好——要是碰到为诸葛庐归属争议的旅客,你千万别顶嘴,你就夸诸葛亮,你使劲夸,他肯定不好意思说你说的不对!

    nbsp———成都武侯祠———

    nbsp“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来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祠堂,不仅是纪念诸葛亮的圣地,更是见证他力挽狂澜、铸就传奇的历史坐标。

    nbsp当刘备白帝城托孤,将风雨飘摇的蜀汉江山与幼主刘禅托付于诸葛亮时,他毅然扛起“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千斤重担,在成都这片土地上,开启了逆转乾坤的伟大征程。彼时的蜀汉,内忧外患重重。外部,曹魏、孙吴虎视眈眈;内部,人心惶惶,国力凋敝。但诸葛亮深知成都乃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资源丰饶,若能善加经营,必能积蓄起改天换地的力量。

    nbsp于是,他在此推行严明法治,任人唯贤,选拔培养出蒋琬、费祎等一批能臣干吏;兴修水利,推广先进农耕技术,使成都平原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百姓安居乐业,为北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他还革新兵器制造工艺,改进连弩,设计木牛流马,增强军队战斗力;整顿军备,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骁勇善战的虎狼之师。

    nbsp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诸葛亮从成都挥师北伐。凭借过人的谋略与坚韧不拔的意志,汉军如同破竹之势,先克魏国,再定吴国,一举结束了三国鼎立的乱世局面,实现了天下一统。

    nbsp北伐成功后,诸葛亮以成都为根基,将治国智慧推向了新的高度。他广施仁政,轻徭薄赋,大力发展经济,兴修道路,促进了各地商贸往来;重视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兴办学校,培养出无数栋梁之材;

    nbsp他还鼓励科学探索,支持工匠发明创造,在机械制造、天文历法等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性成果。在他的治理下,整个国家迎来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的全新局面,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中华文明在和平安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nbsp在这座庄严肃穆的殿堂前,让我们静思:诸葛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科学家。他从成都出发,最终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参观“北伐风云“专题展厅,那里有精彩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您可通过全息投影重温“隆中对”的智慧对话,通过互动沙盘模拟“兵出祁山”的壮阔征程,还能在文创展区带走属于您的“诸葛锦囊”。我们相信,每一位到访者都能从诸葛亮的故事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如有任何问题,我随时为您解答。愿武侯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行!谢谢大家!”

    nbsp陈殊看着展馆里的内容,最后还是摇摇头:

    nbsp“这些工作人员偷懒啊,《蜀科》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没写上去,‘乱世重宽容,弛世用重典这个理论能流传这么多年,就是因为《蜀科》的例子在先,后世若是没执行好那也是后人做错了,史书上记载当年季汉执法虽严峻,但公正公平,百姓无怨——”

    nbsp旁边一位中年人愣了一下:“小伙子你说什么呢?”

    nbsp“《蜀科》啊,就是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等五人一起研究编造的那部律法,大汉三兴后不是被诸葛亮推广到全国了么?它以严峻的法律条文维护社会秩序,却又通过公正公平的执行原则,展现了法律刚柔并济的特性,而且主张对待世家和普通百姓犯罪一视同仁。这种将‘严”与‘公结合的理念,为后世法学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促使法学家们深入探讨法律的威慑力与公正性之间的平衡关系,推动了法学理论中关于法律价值与功能的研究——”

    nbsp“小伙子你是律师?”

    nbsp“恩。”陈殊点点头,“我是二仙桥东路那家律师事务所的,先生你要是需要法律服务可以找我,我叫陈殊。”

    nbsp然后他看到对面的中年人点点头:“巧了,我是你们隔壁那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我叫利安乐,还有《蜀科》后来跟此前的《汉律》被结合起来,修改为《华律》了,一共五百篇,你刚才说的那些影响大部分是《华律》造成的,《蜀科》只能算前身。”

    喜欢。

第691章 后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