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沙雕网友援北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1章 混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致看到这里的书友们,今日完结,后面可能有点长,请不要耽误吃饭时间)

    nbsp不过诸葛亮最终还是压服了朝廷中的主战派,而是让季汉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恢复生产、安定秩序、改组军队上,而且江东的反应也验证了此前诸葛亮的判断,即使是李严也不得不承认目前东吴的情况就像是被煮沸的釜,只要保持当前的状况,哪怕汉军不进攻,吴军也会因为压力而崩溃。

    nbsp事实上孙权在意识到无法战胜汉军的初期还尝试派遣使臣向季汉抗议江夏、泸州等地引诱吴国军民逃亡的行为,不过诸葛亮只是一句“他们也都是大汉的子民”就把自己的亲哥给堵了回去。而意识到汉军打算钝刀子割肉之后,孙权又想要奋力一搏。

    nbsp但是他很快发现如今东吴的豪强们的积极性尚不如昔日赤壁之战前。

    nbsp原因有三:

    nbsp吴地百姓早已听闻江北“无苛法、有仁政”,纷纷渡江投奔。尤其是庐江、丹阳一带的士族,甚至暗中派人联络汉军,希望保全家族利益。

    nbsp江东大族见汉军势大,不愿冒险参战。他们担心一旦战败,不仅家产不保,连性命都可能不保。于是纷纷称病不出,或托词粮草不足,或推诿兵力分散。

    nbsp连年征战,士兵疲惫不堪。而今又有大量逃兵、降卒在江北安居乐业的消息传回,使得前线士气低落。部分将领甚至开始私下联系江北,准备留条后路。

    nbsp事到如今,孙权终于开始考虑陆逊昔日的提案,打算迁都去豫章。

    nbsp(三国时期南方开发程度很低,虽然豫章是现代的南昌附近,不过实际上已经非常靠当时的南边了)

    nbsp不过迁都同样是非常繁琐的事情,所以孙权想了想后决定不要用迁都的名头,而是南征。

    nbsp他以派人去交州的名义组织了一支部队,而由于这支部队不需要面对汉军,所以朝堂上也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nbsp在委任陆逊替他守卫武昌,又让太子孙登去建邺留守后,孙权就带着这支军队浩浩荡荡南下。

    nbsp他挑选了三万精锐随行,其中还包括部分可靠的将领、朝廷重臣以及宗室子弟,同时携带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典籍文书和工匠技师。

    nbsp可惜这场南迁并不顺利。

    nbsp进入豫章地界后,气候湿热,蚊虫肆虐,许多士兵开始染病。痢疾、疟疾、瘴气等疾病迅速蔓延,部队减员严重。

    nbsp更糟糕的是,沿途的郡县因此前的压榨早已残破不堪,难以提供足够的补给。

    nbsp甚至还有士兵私下议论,说这不像去打仗,倒像是逃命。

    nbsp途中不断有将领借故掉队,有几支部队甚至直接消失在山林之间,据传是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当了逃兵。

    nbsp比如原东吴水师副将徐盛之子徐楷就在护送粮草时带着自己的部曲调头逃走。

    nbsp不过经过艰辛跋涉,孙权终于带着两万人抵达豫章。这座所谓的“南方重镇”虽属扬州管辖,但跟交州相邻,一部分甚至归交州管辖,地处赣江上游,山川纵横,地形复杂,且开发程度极低,几乎处于半自治状态。

   &n

第681章 混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