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渠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 nbsp司马懿觉得目前重建的中军还是不太靠谱,不过他等不了了。
nbsp汉军依然在西边虎视眈眈,哪怕相隔千里,他也觉得对方随时可能扑过来揍自己一顿。
nbsp还是自己没法还手的那种。
nbsp目前重建的中军的能力尚不如之前的外军,打肯定是打不过汉军的,但是好在人数还是有的,朝廷咬着牙又凑出来一部分兵甲,不过这批已经是朝廷最后的本钱了,甚至其中一部分兵甲是世家捐出来的。
nbsp世家在这种国难之时还能如此坚定的支持大魏倒不是他们多爱大魏,而是因为长安那边的世家的遭遇跟他们预想中的不太一样。
nbsp本来长安陷落的时候,世家们听闻只有曹真被问斩,还觉得是好事儿,因为有小道消息说曹真的死是长安世家告状导致的,说明季汉一方也不是不能交流。既然季汉这么尊重世家,那么等将来汉军打过来的时候也不是不能把曹家卖了大家一起匡扶汉室。
nbsp但很快又有更多的小道消息传过来——比如汉军在清查土地和隐户,查到后就会充公,配合的世家会得到一些补偿,不配合的世家会被友善提醒他们当初在曹魏治下做过什么,以及曹魏对他们做过什么,这样这些不配合的世家也会立刻变得通情达理起来,并表示配合大汉清查土地乃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nbsp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虽然季汉自称是季汉,不过大家其实都清楚刘备当年也算得上白手起家,只不过有个汉室宗亲的名头,大家以前没有烧冷灶,自然也要有对方甩脸色的准备。
nbsp但是另一件事儿大家就不能忍了。
nbsp季汉居然不征召长安世家的子弟做官!
nbsp准确的说是跑去自荐的子弟都被婉言谢绝了!
nbsp比如长安宋氏,世二千石,家学《欧阳尚书》,以前出过三公两人,九卿两人。他家有个宋恢的年轻人以才学出名,宋氏就让人拐弯抹角在杨仪那边谈自家的晚辈多么年少有为,你们不是占据长安后忙的不得了么?我们这里愿意帮忙啊!
nbsp结果杨仪谈得头头是道,就是不应声。
nbsp于是宋氏又让人去拜访丞相,结果这次连诸葛亮的面都没见到,把门的臭裨将说什么丞相操劳,不见外客,有什么事儿去找姜维和杨仪说都行,重要的事情对方自然会转述给丞相。
nbsp其他世家子弟的遭遇也差不多,等他们得知有蜀地和凉州的官员来关中任职后终于意识到汉军这边等着战利品分配的人同样不少,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拿到官职,再打听到汉军这边似乎还在走察举征辟制和军功授官(以及少量的世卿世禄)的路子而非更先进的九品中正制,于是退而求其次,打算慢慢走慢慢扬名的路子。
nbsp毕竟军功授官这种事情多少有点危险。
nbsp本来这样也就算了,但是没过多久就有两个从邺城来的年轻人被诸葛亮封了丞相府的官。
nbsp虽然只是小官,但是这依然是个不好的信号——因为世家们发现这两个年轻人并不是邺城的世家出身,也不是什么大儒的子弟,非要说的话就是有点小名气的年轻人。
喜欢。
第634章 渠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