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图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7章 远使来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外只说nbsp“突发恶疾”。

    nbsp午后的白虎殿参观,成了使者们最震撼的时刻。金允文站在nbsp“虎啸山林”nbsp的梁柱下,仰头看见虎爪的雕痕深达寸许,木纹里还嵌着金粉nbsp——nbsp副使低声道:“这比咱们景福宫的龙纹更显威烈。”nbsp当看到殿基九尺高的铭文nbsp“受命于天,既寿永昌”nbsp时,他忽然想起高丽王的嘱咐:“见此等规制,便知天命所在。”

    nbsp伊本对建筑更敏感。他用手指量着殿柱的周长:“比报达的哈里发宫粗两掌。”nbsp看到青铜虎首时,正值黄昏,火珠喷出的烟气被夕阳染成金红,虎首的阴影投在地上,竟像要扑过来一般。“东方的宫殿会‘呼吸,”nbsp他对随从道,“这不是砖石筑的,是权力筑的。”nbsp翻译刚想解释nbsp“虎喷烈焰”nbsp的机关原理,被李默的人用眼色制止nbsp——nbsp机密不能外泄。

    nbsp最让使者们心惊的是殿角的nbsp“万国图”:高丽被标为nbsp“辽东属郡”,波斯被划入nbsp“西域行省”。金允文的指节捏得发白,伊本却摸着胡须笑了nbsp——nbsp在他看来,被纳入此图,恰是贸易合法化的凭证。

    nbsp金允文微服逛西市时,撞见两家相邻的店铺:蒙古人的皮货铺挂着整张熊皮,汉人绸缎庄摆着蜀锦,伙计们用生硬的对方语言讨价还价。他在茶馆听见说书人讲nbsp“萧将军破襄阳”,满堂喝彩里竟有高丽口音nbsp——nbsp问了才知,是去年归附的高丽降卒。

    nbsp伊本则对nbsp“市舶司的秤”nbsp更感兴趣。他看着官吏用汉式杆秤称波斯香料,又用蒙古衡器(以nbsp“石”nbsp为单位)换算,账册上同时记着汉文与回鹘文。“这里的人用两种尺子量世界,”nbsp他在日记里写,“却比只认一种尺子的国度更富有。”nbsp他买了个汉式罗盘,发现盘面刻着nbsp“地支”,背面却标着波斯文的nbsp“方位词”——nbsp竟是工匠特意为外商改的。

    nbsp两人在钟鼓楼偶遇,金允文用汉话问:“先生看大都能久存否?”nbsp伊本指着往来的驼队与漕船:“商路在,城就在。”nbsp这话被暗处的观星使记在舆情册上,评语是:“外使已窥大都根基。”

    nbsp深夜的会同馆,金允文收到高丽王的密信:“若萧将军有南征之意,可献舟师五百艘。”nbsp他正对着地图标水军布防,忽闻西院传来争吵nbsp——nbsp伊本的商队里,两个随从为nbsp“是否向蒙古人透露伊尔汗国的内乱”nbsp打了起来。金允文让副使去探听,带回的消息是:“波斯人怕蒙古趁机西征,想联姻求和。”

    nbsp李默的人借送夜宵潜入西院,在伊本的枕下搜出半张地图:波斯与印度的边境被画了红圈,旁注nbsp“战马补给线”。而东院的樟木箱夹层里,藏着高丽与日本的贸易协定nbsp——nbsp金允文此行,竟是想借元朝的势压服日本。这些情报连夜送到萧虎案头,他在地图红圈旁批:“秋高马肥时,遣使者回访伊尔汗国。”nbsp又在贸易协定上画了叉:“高丽不得私通海外。”

    nbsp帖木儿主张扣留波斯使者:“西域人狡诈,不如杀了夺其商队。”nbsp萧虎却道:“杀一个使者,堵一条商路nbsp——nbsp你要战马还是要一时之快?”nbsp这话让帖木儿哑口无言。

    nbsp临别前的赐宴设在北馆,萧虎给金允文的回礼是nbsp“农具百副”——nbsp周显特意选了曲辕犁,“让高丽人知道,朝廷重农耕,不重征战”。给伊本的回礼则是nbsp“市舶司令牌”,凭此可在泉州、广州免税通关,令牌背面刻着白虎纹,与虎卫营的腰牌同款。

    nbsp金允文辞行时,萧虎忽然问:“高丽的《三国史记》,何时能送一部来?”nbsp金允文一愣,随即叩首:“臣归国后即刻抄录,明年岁贡时奉上。”nbsp他明白,这是要高丽认祖归宗nbsp——《三国史记》里记着高丽与中原的宗藩渊源。

    nbsp伊本则在辞行时献上一封伊尔汗的国书,用波斯文写着nbsp“愿世世称臣,共护丝绸之路”。萧虎让耶律楚材译成蒙古文,特意让汉臣们传阅:“看看,外邦都知‘臣属二字的分量。”nbsp周显却注意到,国书里没提nbsp“称子”(属国君主对宗主国的自称),这是波斯人留的后手nbsp——nbsp他悄悄在萧虎耳边提醒:“需遣使去伊尔汗国,明确定位。”

    nbsp金允文的队伍行至辽阳行省,副使忽然病倒,临终前对金允文道:“白虎殿的玉虎,臣摸过,玉里有血丝nbsp——nbsp那是用活人血浸过的镇邪玉。”nbsp金允文一惊,随即明白这是元朝故意传的谣言,想让高丽人敬畏。他在奏报里添了句:“元廷威德如白虎,噬逆护顺。”nbsp高丽王见后,立刻下令停建与日本的贸易港。

    nbsp伊本的商队在河西走廊遇到沙尘暴,嵌宝石的铜灯台被埋在沙里,唯有星盘被他紧紧抱在怀里。抵达报达后,他在伊尔汗面前详述大都的繁华:“白虎殿的梁柱比城堡还粗,汉人官吏算税比波斯智者还精,蒙古骑兵的箭能射穿三叠锁子甲。”nbsp伊尔汗听后,当即决定派王子入质大都nbsp——nbsp这正是萧虎想要的nbsp“不战而屈人之兵”。

    nbsp李默站在城头望着商队远去的尘烟,手里捏着伊本掉落的一片锦缎。萧虎走来道:“外国使者就像面镜子,照得出大都的强弱。”nbsp李默点头:“更照得出人心nbsp——nbsp高丽怕咱们,波斯敬咱们,这就够了。”nbsp风掠过白虎殿的铜铃,铃声里混着驼铃的余韵,像在为这座新城的邦交史,刻下第一笔注脚。

    nbsp会同馆的樟木箱已空,只有地上的玉屑和锦丝还未扫净,被往来的脚步碾进砖缝nbsp——nbsp就像这些远道而来的异域印记,终将与大都的泥土融为一体。

    喜欢。

第927章 远使来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