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图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6章 淮水春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866nbsp章:淮水春训(蒙古的水战精进)(至元四十三年春末?淮河沿岸)

    nbsp淮河还结着薄冰,萧虎的军令已随着北风传遍水师营地:“自今日起,每日卯时破冰训练,不得有误。”nbsp帖木儿站在岸边,看着士兵们凿开冰面跳进水船,忍不住皱眉:“河水刺骨,冻坏了人,开春怎么打仗?”

    nbsp萧虎没回头,手里正把玩着一枚铜制船锚nbsp——nbsp这是去年从南宋楼船上缴获的。“等开春再练,就晚了。”nbsp他指向对岸的南宋烽火台,“赵葵的楼船此刻正在长江烧窑,咱们多冻一日,将来过江就少流一滴血。”nbsp说话间,一艘虎头船被冰棱撞得摇晃,几名士兵掉进水里,萧虎却只命人掷下绳索:“自己爬上来,接着练。”

    nbsp傍晚的营房里,伤兵们用烈酒搓着冻裂的手脚。汉人降卒张诚给一个蒙古小兵包扎伤口,对方疼得龇牙,却不肯哼一声。“萧将军说了,”nbsp张诚道,“能在冰水里撑住一个时辰的,将来登楼船时,赏银加倍。”nbsp小兵抹了把脸:“我要的不是银,是过江后能喝上临安的龙井。”

    nbsp演练nbsp“登船战术”nbsp的第三日,萧虎的脸色沉得像淮河的冰。二十艘虎头船围攻一艘仿造的南宋楼船,士兵们架着竹梯往上爬,却被模拟的nbsp“滚石”nbsp砸得纷纷落水,半日下来,竟无一人成功登船。“这就是你们练了三个月的成果?”nbsp他将令旗摔在帖木儿面前,“连船都上不去,还说要渡江?”

    nbsp帖木儿涨红了脸:“楼船太高,竹梯太短,士兵刚爬到一半就被打下来。”nbsp正争执间,陈六抱着一卷图纸匆匆赶来:“将军,属下有法子。”nbsp他展开图纸,上面画着虎头船的侧舱:“在船舷加活动舱板,板下藏铁制登船梯,用时一推就伸,比竹梯长三尺,还能勾住楼船的栏杆。”

    nbsp萧虎盯着图纸上的铁钩,忽然问:“这钩子能承重几人?”nbsp陈六道:“五个壮汉没问题,用的是淮南铁矿的精铁。”nbsp他犹豫了一下,补充道,“只是……nbsp打造这梯子,得再调三十个铁匠。”nbsp萧虎立刻下令:“从洛阳军器监调人,三日之内必须到。”

    nbsp陈六带着工匠们在船坞里连熬了两夜。新改的虎头船侧舱多了块一尺厚的活动木板,板底装着齿轮,轻轻一扳机关,三截铁梯就nbsp“咔嗒”nbsp一声连成一串,顶端的铁钩像鹰爪般弯着。“试试。”nbsp萧虎站在岸边,手里攥着缰绳。

    nbsp张诚带着十名士兵登上改良船,待靠近仿楼船时,他一声令下,铁梯nbsp“唰”nbsp地伸出去,铁钩稳稳勾住了栏杆。士兵们踩着梯级往上冲,比用竹梯时快了近一倍。萧虎的嘴角终于有了笑意,却又指着梯级:“太滑,下雨怎么办?”nbsp陈六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粗麻绳:“缠在梯上,再抹层桐油,既防滑又防腐。”

    nbsp验收完毕,陈六望着自己磨破的手掌,忽然低声道:“这手艺,原是我师弟陈大寿教的……nbsp他现在该在造楼船吧。”nbsp萧虎拍了拍他的肩:“等过江了,让你们师兄弟见一面nbsp——nbsp前提是,他没把楼船造得太结实。”

    nbsp“骑兵去南岸骚扰,水师趁乱顺流而下nbsp——nbsp这叫什么战术?”nbsp帖木儿起初对萧虎的命令嗤之以鼻,在他看来,蒙古人的马刀比船桨管用得多。直到三月初的一次演练,他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厉害。

    nbsp那日,他亲率五百骑兵在淮河岸边奔驰,故意扬起漫天烟尘,南宋的了望兵果然调集弓箭手防备。就在此时,萧虎的二十艘虎头船借着顺流,悄无声息地绕过浅滩,直抵南宋的临时码头,等哨兵发现时,蒙古兵已登岸放了把火。“骑兵不是来打仗的,是来当幌子的。”nbsp帖木儿摸着被烟熏黑的铠甲,忽然对张诚道,“你们南人说的‘声东击西,原来就是这么回事。”

    nbsp萧虎在帅船上看得清楚,对周显道:“帖木儿总算开窍了。”nbsp他命人记录演练数据:“骑兵佯攻需持续两刻钟,水师借潮水下行,速度能快三成。”nbsp这些数字,将来都会刻在虎符堂的石碑上,成为渡江的关键参数。

    nbsp伤兵营成了萧虎常去的地方。一个摔断腿的士兵告诉他:“登船时最怕头顶掉东西,要是能有个盾就好了。”nbsp萧虎立刻命人打造nbsp“

第866章 淮水春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