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图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4章 白虎露踪[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汴梁虎符堂收到李默派人送来的蜡丸时,萧虎正在看水师操练图。蜡丸里的纸条只有八个字:“茶行暴露,速作计较。”nbsp他猛地站起来,周显注意到他捏紧了拳头nbsp——nbsp这是萧虎动怒的征兆。“李默呢?”nbsp“已脱逃,正往淮南转移。”nbsp信使低声道。

    nbsp萧虎在堂内踱了三圈,突然停住:“传我令,江南所有白虎堂据点,即日起关闭。”nbsp他对周显道,“茶行、绸缎庄、茶馆,凡有虎纹标记的,全部撤干净。核心成员转入地下,改用鹞鹰传书,暗号换成‘茶芽‘沸水‘凉透——nbsp分别代表‘紧急‘平安‘暴露。”nbsp他顿了顿,“让李默在淮南蛰伏,没我的命令,不许有任何动作。”

    nbsp白虎堂的鹞鹰饲养在汴梁郊外的破庙里,由蒙古驯鹰人看管。接到萧虎的命令后,驯鹰人立刻给鹞鹰的脚环换上新的铜哨nbsp——nbsp这哨音只有白虎堂的人能听懂。第一只鹞鹰放飞时,爪子上绑着块小小的竹牌,上面刻着nbsp“凉透”nbsp二字,送往淮南的潜伏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李默在盱眙的破庙里收到竹牌,知道萧虎已下令蛰伏。他烧掉随身携带的名册,只留下三个核心成员的联络方式,都是些看似寻常的记号:“城东磨坊,周三磨面”nbsp代表扬州的联络人,“渡口摆渡,只收铜钱”nbsp代表镇江的线人。“从今天起,咱们就是寻常百姓。”nbsp他对身边的阿剌罕道,“你去当渔夫,我去当货郎,等风声过了再说。”

    nbsp赵葵在临安收到魏了翁的密报,立刻借nbsp“整肃军纪”nbsp为名,在扬州军中展开排查。他让人把所有近三个月入伍的士兵、伙夫、甚至马夫的名册都翻了出来,逐个盘问。“你说你是高邮人,可高邮的口音不是你这样的。”nbsp他盯着一个马夫,对方眼神闪烁,说不出家乡的特产。

    nbsp三天下来,查出三个可疑分子。一个伙夫总往江北的方向眺望,搜出他藏在灶膛里的北境军布;一个士兵能说流利的蒙古话,却自称nbsp“自幼在边境长大”;还有一个马夫,马鞍下藏着半块虎纹佩nbsp——nbsp与王砚供出的佩饰一模一样。赵葵没多问,直接下令:“斩立决,首级挂在营门,让所有人看看通敌的下场!”nbsp他望着营门外的首级,心里清楚,这只是冰山一角。

    nbsp魏了翁按王砚供出的名单,在临安、扬州、镇江三地展开搜捕。那些被圈出的茶商、掌柜,大多没什么防备nbsp——nbsp他们只知道自己替北境卖茶能赚钱,不知道自己成了白虎堂的外围。扬州的张掌柜正在盘点茶叶,衙役破门而入时,他还拿着虎纹茶引问:“这不是官府认可的吗?”

    nbsp搜捕持续了半个月,江南的茶市一片恐慌。有茶商为了自保,主动交出与北境往来的账目;还有的举家逃往闽地,生怕被牵连。魏了翁将捕获的七十多人编成名册,其中真正知道白虎堂核心机密的,不过五人。“这些人就是些逐利的苍蝇。”nbsp他对属下道,“真正的老虎,还藏在暗处。”

    nbsp春末的最后一场雨,冲刷着临安府衙前的血迹。魏了翁看着空荡荡的清河坊,虎记茶行已被烧成一片焦土,只有墙角还残留着半个虎头灯笼的骨架。他知道,李默没抓住,白虎堂的核心还在,这场搜捕不过是剪掉了些皮毛。

    nbsp赵葵在扬州的营地里,让士兵重新加固了栅栏,所有出入营地的人都要验三次腰牌。他对副将道:“萧虎让白虎堂蛰伏,不是认输,是在等咱们松懈。”nbsp而远在盱眙的李默,正挑着货郎担走在乡间小路上,货担里藏着一只鹞鹰nbsp——nbsp他在等萧虎的下一道命令。

    nbsp淮河的水依旧东流,表面平静无波,底下却藏着漩涡。白虎堂虽暂时蛰伏,但那些散落在江南的眼线,如同埋在土里的种子,只待时机成熟,便会再次破土而出。这场明暗较量,才刚刚进入更凶险的阶段。

    喜欢。

第864章 白虎露踪[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