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图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6章 商路拓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商队编组按nbsp“轻重搭配”nbsp原则:重型货物(盐、铁器)用骆驼队(每驼载八百斤,日行三十里),轻型货物(丝绸、茶叶)用骡马队(每骡载三百斤,日行四十里),易损货物(瓷器、药材)用nbsp“防震车”(车厢垫稻草,货物间塞棉絮)。商头王元宝带着账房清点:“共二十驼、三十骡、五车,载重合计两万斤,按‘每斤百里耗粮半两备足饲料。”

    nbsp各族商人按货物种类编队:汉商组(主营丝绸、茶叶)居前,蒙古商组(主营皮毛、牲畜)居中,使虎部落商组(主营兽骨、药材)殿后。王元宝解释:“汉商熟悉路况,蒙古商善御驼马,部落商懂兽性,各展所长。”nbsp每队设nbsp“队首”(负责清点货物)、“队尾”(负责殿后警戒),每日出发前核对nbsp“货物单”(汉蒙双语,注明品种、数量、主人)。

    nbsp为防货物混淆,每件货物挂nbsp“标识牌”(木牌刻商人名、货物名、目的地),贵重货物加nbsp“火漆印”(商头与驿站共同盖章)。王元宝的蜀锦用nbsp“防潮箱”nbsp装(樟木为箱,内铺油纸),他说:“这锦怕潮怕冻,一点马虎不得,坏了赔不起。”

    nbsp商路商品的等价换算依nbsp“物物交换为主,银两为辅”nbsp原则。王元宝的蜀锦与蒙古牧民的狐皮兑换比例为nbsp“一尺锦换两张狐皮”,茶叶则按nbsp“一斤茶换一只羊”,这些比价由长老会参照《至元物价册》制定,刻在驿站的nbsp“比价碑”nbsp上(汉蒙双语)。

    nbsp议价过程有固定仪式:商人会面行nbsp“拱手礼”(汉)或nbsp“抚胸礼”(蒙古),在驿站nbsp“议价帐”nbsp内落座,由驿站主事作见证。使虎部落的巴图用兽骨换铁器时,坚持nbsp“一根虎骨换三把铁刀”,铁匠李铁牛则按市价还价nbsp“两把半”,最终主事按nbsp“比价碑”nbsp折中:“两把刀加十斤盐,双方各让一步。”

    nbsp特殊商品有特殊算法:贝加尔湖的nbsp“冰盐”(纯度高)按nbsp“一斤盐换三升青稞”,中原的nbsp“砖茶”(压制成块,耐储存)按nbsp“一块茶换五尺布”。王元宝带的蜀锦因nbsp“织工精细”,经长老会评定可溢价一成,他得意道:“好货不愁换,这锦在斡耳朵能换双倍皮毛。”

    nbsp茶叶是商队最娇贵的货物,王元宝采用nbsp“三层保鲜法”:内层用锡罐(防异味),中层裹棉纸(防潮),外层装木箱(木箱内衬石灰袋吸湿)。每箱茶叶净重十斤,箱外贴nbsp“防潮警示”(红漆画水滴图案),由专人看管:“不可靠近火盆,不可淋雨,每日开箱检查一次。”

    nbsp运输时茶叶箱放在骆驼背的nbsp“软驮”(垫厚毡,防颠簸),商队歇脚时,王元宝亲自翻检:“茶芽发黄是受潮,需立即移至干燥处;茶香浓郁则正常,可继续前行。”nbsp他还带了nbsp“救茶药”——nbsp将受潮茶叶摊在竹筛上,用无烟炭火低温烘烤(去潮气不伤茶香),此法源自《茶经》的寒地改良版。

    nbsp抵达驿站后,茶叶存入nbsp“茶仓”(驿站特设的干燥库房,地面铺木板,墙角放木炭),王元宝与驿站主事共同封仓,钥匙各执一把:“需双方在场方可开仓,防私动。”nbsp这些精细的保鲜措施,确保千里之外的斡耳朵能喝到新鲜的中原名茶。

    nbsp商路沿途设三处税卡(距白虎城百里、三百里、五百里),税卡用青石砌筑,门楣刻nbsp“轻徭薄赋”nbsp四字,税官由汉蒙文吏共同担任(汉官管记账,蒙古官管验货)。征税标准依nbsp“什一税”:“货物估值十取一,可纳实物或银两,实物需按市价折算。”

    nbsp完税凭证为nbsp“双牌制”:木牌刻商队名、货物种类、完税金额,汉蒙双语标注,一式两份(商队持一份,税卡存一份),牌尾烙税卡火印(防伪造)。税官张谦核对货物时用nbsp“标准量具”:“绸缎量尺,皮毛过秤,盐茶计数,每件货物需与凭证相符。”

    nbsp对特殊商品有减免政策:军用品(铁器、药材)免税,寒地紧缺的粮食、布匹减半征税。有商人试图虚报货物,张谦开箱查验:“你说十匹锦,实际十二匹,需补税并记录在案,下次加倍查验。”nbsp严格又灵活的税收制度,既保证了财政收入,又不挫伤商贸积极性。

    nbsp至元三十四年谷雨,首支商队成功抵达斡耳朵,比预计时间提前三日。王元宝带着各族商人向脱脱呈报:“全程无迷路、无盗抢、无重大损耗,茶叶鲜、绸缎整、皮毛完好。”nbsp随队的蒙古商人帖木儿补充:“驿站补给及时,护卫尽责,连最胆小的商人都敢走这条路了。”

    nbsp商路畅通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白虎城的盐价下降三成(供应充足),斡耳朵的蜀锦种类增加(从三种增至七种),使虎部落的兽骨通过商路销往中原,换回铁制农具。长老会的《商贸录》记载:“首月商队往返三次,交易额达白银五百两,各族商户获利均超往年。”

    nbsp更深远的影响在人心nbsp——nbsp商队歇脚时,汉商教蒙古牧民辨识茶叶品级,牧民则教汉人辨别皮毛优劣;税卡的汉蒙税官合作渐深,甚至能说对方的方言。脱脱站在白虎城头望着商队远去的尘烟,对张谦道:“商路不仅运货物,更通人心,这条路通了,北境就真的稳了。”

    喜欢。

第716章 商路拓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