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0章 青石之学,百工之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秋后,他的棉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nbsp他立刻便将此法,传授给了周边的所有棉农,引得无数人交口称赞。

    nbsp这样的故事,开始在南阳、湖广、江南……在每一个有“青石商会”成员的地方,不断上演。

    nbsp有木匠,看了柱子的文章,学会了更省力、更坚固的卯榫结构。

    nbsp有农人,看了农录上的方法,学会了如何为自家的田地,进行精准的配肥。

    nbsp有商人,看了石头的市场分析,提前预判了行情,赚了个盆满钵满。

    nbsp《青石杂谈》,这份最初只是为了解决学院内部教学问题的小小刊物。

    nbsp如今,竟成了整个商会联盟之内,最受欢迎、也最被倚重的“技术宝典”和“商业指南”。

    nbsp无数的感谢信,连同着各种成功的案例,如同雪片般,从各地飞回青石学院。

    nbsp周文轩将这些案例,进行整理和筛选。

    nbsp再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刊登在下一期的杂谈之上。

    nbsp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知识输出——实践成功——经验反馈——再次传播”的、完美的良性循环。

    nbsp终于,这份来自民间的、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刊物,也引起了京城里,一些真正有识之士的注意。

    nbsp一位早已告老还乡、在士林中德高望重的内阁大学士,在偶然读到这份《青石杂谈》后。

    nbsp竟是拍案叫绝,彻夜难眠。

    nbsp他当即便亲笔,为这份来自山野的“杂学”刊物,写下了一篇序言。

    nbsp“余遍览天下文章,多为空谈玄理之作。”

    nbsp“唯此《青石杂谈》,言必及物,字皆有用。”

    nbsp“其不拘一格,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为本,实乃上古圣人‘学以致用之遗风也。”

    nbsp“此等学问,或可称之为……‘青石之学。”

    nbsp“其以百工技艺为基,以民生实利为用,堪为……‘百工之宗。”

    nbsp这篇由当世大儒亲笔撰写的序言,很快便被石头想办法,刊登在了京城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上。

    nbsp一时间,朝野震动。

    nbsp“青石之学”,这四个字,第一次,被正式地,提了出来。

    nbsp它不再仅仅是张家一家的“奇技淫巧”。

    nbsp而是被赋予了学术地位,被提升到了可以与“心学”、“理学”相提并论的、“学派”的高度。

    nbsp当这篇序言传回青石村时。

    nbsp张大山、周先生、周文轩等人,手持着报纸,看着那“青石之学,百工之宗”八个大字,都是感慨万千。

    nbsp他们知道,他们所开创的,已经不仅仅是一门门技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nbsp更是一种全新的、务实的、足以改变这个时代的思想。

    nbsp而这,才是能让一个家族,真正地,千秋万代,传承不息的根本。

    喜欢。

第440章 青石之学,百工之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