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章 缴粮过冬,喜迎新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吹黄了漫山遍野的草木。

    nbsp也带来了沉甸甸的收获。

    nbsp青石村的田野里,也到了这一年里头最忙、也最要紧的收割时候了。

    nbsp跟往年村里大多田地那收成好赖全看老天爷脸色的光景不一样。

    nbsp村西头张大山家那五亩原本没人瞧得上的赖地。

    nbsp今年却出人意料地,长出了一片让人瞅着就眼馋的丰收景象。

    nbsp放眼望去,那金黄的粟米穗子,沉甸甸地压弯了秆子,颗粒饱满得像是要爆开来似的。

    nbsp那几块引了水灌溉的麦地里,也是麦浪滚滚,麦穗又粗又壮,颜色金黄金黄的,一看就知道出粉不会少。

    nbsp就连那几块在石头缝里头种的豆子,也结出了一串串鼓囊囊的豆荚,比预想的要好上太多。

    nbsp最让人惊叹的,还是那块引了水、又育了秧的稻谷试验田。

    nbsp虽然地块不大,可里头的稻子长得是齐刷刷,金灿灿。

    nbsp每一株稻穗都沉甸甸地低着头,那饱满的稻谷粒,在日头底下闪着勾人的光。

    nbsp这哪里像是从那有名的乱石岗子里长出来的庄稼?

    nbsp分明比村里那些个侍弄了好几代人的上等水浇地,还要强上那么几分。

    nbsp等到了收割的时候,张大山一家人,差不多是怀着一种拜神似的虔诚心思。

    nbsp投入到了这场又甜又累的忙碌里头。

    nbsp先前用那曲辕犁深翻过的土地,松软厚实,给庄稼扎根打下了好底子。

    nbsp那龙骨水车带来的及时雨水,又保证了庄稼在最要紧的长个儿的时候,没渴着。

    nbsp再加上张大山指点着大伙儿,合理地密植,又试着沤了些堆肥。

    nbsp这知识跟汗水一掺和,可真就在这片以前没人瞧得上的赖地上,开出了丰收的花。

    nbsp张大山和铁牛、石头爷儿仨,挥着镰刀,动作又快又有劲儿。

    nbsp割倒那一片片沉甸甸的庄稼的时候,他们心里头那股子高兴劲儿和自豪劲儿,真是没法说。

    nbsp王氏和花儿、丫丫领着弟弟们跟在后头,仔仔细细地拾着那些个掉下来的麦穗、豆荚。

    nbsp脸上也都笑得跟那盛开的花儿似的,充满了知足。

    nbsp一连干了好几天,汗水湿透了衣裳,那腰酸背痛的滋味自然是免不了的。

    nbsp可瞅着那一捆捆运回院子、堆得跟小山似的劳动成果。

    nbsp所有的累,都一下子飞到了九霄云外,只剩下那丰收带来的、打心眼儿里往外冒的欢喜了。

    nbsp棚屋外的空地上,更是热闹得很。

    nbsp脱粒,晾晒,簸扬……

    nbsp一家老小齐上阵,把那金黄的谷粒从秸秆上弄下来。

    nbsp再仔仔细细地摊开来晾晒,把里头的湿气都给它晒干了。

    nbsp瞅着那像小山一样越堆越高的粟米、麦子、豆子,还有那雪白金贵的稻谷。

    nbsp张大山的心里头,是前所未有的踏实。

    nbsp经过仔仔细细的清点和估算。

    nbsp今年的收成,是他们以前连做梦都不敢想的。

    nbsp粟米,足足收了将近七石。

    nbsp麦子,也有五石多。

    nbsp豆子,两石出头。

    nbsp就连那块试验种的稻谷,也打下来将近两百斤的谷子。

    nbsp这些粮食,不仅足够他们全家十来口人,吃到明年秋收都有余。

    nbsp而且,还能有不少富余。

    nbsp这就意味着,他们彻底摆脱了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

    nbsp真正地,在粮食上,实现了“自给自足”。

    nbsp这对于一个庄稼人家来说,那可是天大的喜事,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啊。

    nbsp王氏瞅着那一个个被装得满满当当、差不多要堆到棚顶的粮袋。

    nbsp激动得眼泪直流,话都说不利索了。

    nbsp有了这些粮食,娃儿们就能吃饱饭,就能长高长壮实了。

    nbsp有了这些粮食,这心里头就有了底,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夜里头睡不着觉了。

    nbsp正当一家人沉浸在这丰收的喜悦里头,盘算着咋个把这些粮食都好好地归仓储存起来的时候。

    nbsp村口那边,突然传来一阵狗叫唤的声音。

    nbsp紧接着,便是村长张有德那有些尖细的嗓门。

    nbsp“各家各户都听着了啊!”

    nbsp“县衙的差爷们下来催缴秋粮和丁税了!”

    nbsp“都赶紧把自家该缴的钱粮都准备好,莫要耽搁了官府的大事!”

    nbsp张大山闻言,眉头微微一皱。

    nbsp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nbsp他放下手里的活计,对着王氏说道:“孩儿他娘,你先领着娃儿们把粮食归拢好。”

    nbsp“俺去村口瞅瞅。”

    nbsp王氏的脸上,也露出了几分担忧。

    nbsp“当家的,这……咱们家今年该缴多少啊?”

    nbsp“莫慌。”张大山拍了拍她的手,“按照朝廷的律例,该多少是多少,咱们短不了官府的。”

    nbsp来到村口那棵大槐树底下。

    nbsp只见张有德正满脸堆着笑,陪着两个身穿皂隶衣裳的官差说话。

    nbsp那两个官差,一个年纪大些,估摸着有四十来岁,留着两撇老鼠胡子,眼神里透着股子精明和不耐烦。

    nbsp另一个年轻些,二十出头的样子,腰间挎着一把明晃晃的腰刀,脸上则带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傲气和凶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地上,已经有那么几户人家,挑着自家的粮食口袋,捧着几串早就预备好的铜钱,哆哆嗦嗦地等在那儿了。

    nbsp“张村长,今年这秋粮的数目,县尊大人可是三令五申了。”

    nbsp那鼠须官差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子官府特有的威风。

    nbsp“各家各户,都得按照田亩册上的数目,足额缴纳,一粒也不能少。”

    nbsp“若是哪个村子出了岔子,耽误了朝廷的大事,哼哼,你这村长的乌纱帽,怕是也就到头了。”

    nbsp“是是是,差爷教训的是。”张有德连连点头哈腰,那副巴结奉承的模样,瞅得张大山直皱眉头。

    nbsp“小的一定尽心竭力,催促各家各户,绝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隐瞒。”

    nbsp鼠须官差又从怀里头,掏出了一本有些发黄的册子。

    nbsp“还有这丁税,也得一并缴上来。”

    nbsp“各家各户的丁口,都得照实了报,莫要想着蒙混过关。”

    nbsp“若是被查出来有隐匿人丁、逃避赋税的,那可是要罪加一等的。”

    nbsp他说着,那眼神在人群里头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刚走过来的张大山身上。

    nbsp“咦,这张大山,不是已经分家另过了吗?” <

第78章 缴粮过冬,喜迎新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