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少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8章 文龙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幡旗是队伍里最惹眼的物件。两面芦苇扎的引魂幡被风扯得笔直,白麻纸糊的幡面上,画的北斗七星已褪了色,边角处还沾着麦秸。幡杆后头跟着三个举纸人的孩童,纸人是用草纸糊的,男左女右穿着褪色的红绿纸衣,风一吹便左右摇晃,倒像是在对着送葬的人作揖。

    nbsp棺木前有个穿蓝布短打的汉子,手里拎着只瓦罐,走几步就往地上撒把黄米,米里混着几枚生锈的铜钱,引得两只麻雀跟着队伍飞。棺木两侧各系着根麻绳,四个汉子攥着绳头帮忙稳住方向,其中一个时不时从怀里摸出几张烧纸,就着风点燃了往空中抛,纸灰打着旋儿飘向城墙根,

    nbsp队伍中段有面的nbsp“奠”nbsp字旗,青竹竿挑着块粗麻布,上头用墨汁写的字被露水泡得发晕。旗后跟着两个挎竹篮的妇人,篮子里盛着些供品:三个干硬的白面馒头,一碗小米粥,还有双没纳完的布鞋,鞋面上绣着半朵歪歪扭扭的莲花。

    nbsp出了城,走了两里就到了风水先生提前堪舆好的地点,据说是藏风聚气能让子孙发达的风水宝地,我也没心情理会这些,他说怎样就怎么样,先是nbsp“清圹”。挖好的土坑前,先是捧哭丧棒在奶奶的坟前跪下,哭丧棒是代表父亲的黑纸糊的哭丧棒和代表二叔的白纸糊的哭丧棒,阴阳先生撒一把五谷杂粮,嘴里念着nbsp“五谷丰登,亡灵安宁”,再用桃木枝蘸着清水绕坑三圈,据说能驱走坟地的邪祟。坑底要铺层厚厚的麦秸,上头撒些烧纸灰,有nbsp“暖穴”nbsp之意。

    nbsp接着是nbsp“下棺”。四个壮汉用粗麻绳穿过棺底,喊着号子将奶奶的棺木缓缓吊入圹中。阴阳先生站在坑边指挥方位,需让棺头略高些,说是nbsp“头枕山,脚蹬川”,还要用罗盘校准方向,务必让棺木中轴线与南北向一致。此时风水先生让我往坑底扔三枚铜钱,叫做nbsp“垫背钱”。

    nbsp棺木落定后是nbsp“封圹”。先由亲人往棺上撒把土,意为nbsp“亲人土”,随后众人开始填土。填土时不能将土直接砸在棺木上,需沿坑壁慢慢倾倒,每填一层要用脚踏实,同时阴阳先生会念诵nbsp“土地神咒”,直到堆出坟头的雏形。坟头堆好后,要nbsp“安碑”,nbsp最后是nbsp“圆坟”。

    nbsp把奶奶安葬好后就是安葬父母,父母是合葬在一个圹,我还是抱着两根哭丧棒跪在圹前,一根黑纸糊的哭丧棒代表杨大狗,一根白纸糊的代表我自己,下葬的过程和下葬奶奶一样。

    nbsp等到杨大狗下葬的时候就换成周翠花抱着杨石头跪坐在圹前,杨石头手里抱着哭丧棒,还把哭丧棒甩来甩去,眼睛好奇地东张西望,看到周翠花呛天呼地地嚎哭,他才也痿了下来,也跟着掉起眼泪,参加葬礼的都是军汉,这时也都忍不住转身拭泪。

    nbsp下葬全部完成之后,开始往回走,不能回头,整个身体像是被抽空一样,有气无力地往回走。

  &nb

第338章 文龙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