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2章 年度总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大秘书长层层梳理、批红、确认无误后,方才呈递御前的。

    nbsp这极大地减轻了他案牍劳形的压力,能将精力集中于真正需要圣心独断的要务之上。

    nbsp此刻吸引他目光的,正是户部尚书傅友文几乎是用“血泪”催赶出来的洪武二十九年岁末统计初报。

    nbsp想到傅友文那张原本还算富态的脸,如今憔悴得眼窝深陷,见人就哭诉户部上下“一人当十人用”,甚至不惜跑到自己面前“撒泼打滚”要人的模样,朱标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的笑意却更深了些。

    nbsp他能理解傅友文的难处。

    nbsp新朝肇始,万象更新,要彻底厘清洪武朝庞大的遗产,为“亢极”奠定坚实的财政和民生基础,户部肩负的压力如山如海。

    nbsp中央学府里,但凡算学过关、头脑灵活的学生,无论年级高低(除了实在无法上手的新生),绝大部分都被抽调去户部各司“实习”了。

    nbsp这些年轻人精力充沛,头脑灵活,上手极快,确实成了户部的生力军。

    nbsp然而,面对的是整个大明帝国从田亩、丁口、商税、矿冶、漕运到边贸、藩贡等等庞杂如星海的数据,要将它们分门别类、准确无误地统计、核实、归档,其工作量之巨,足以让任何精于计算的能吏头皮发麻。

    nbsp各地州府上报的原始数据更是如同潮水般涌来,地方上的算吏同样捉襟见肘。

    nbsp“好在…总算啃下了一块硬骨头。”朱标心中默念,目光炯炯地扫过奏折上那些用朱笔圈出的、令人振奋的关键数据:

    nbsp“洪武二十九年,岁入总额,计:纹银一亿三千五百余万两,粮米八千七百余万石…较洪武二十八年,岁入总额增长…三倍有余!”

    nbsp饶是朱标早有心理准备,看到这个被清晰标注出来、触目惊心的“三倍有余”,心脏依旧忍不住有力地跳动了几下。

    nbsp这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这是帝国血脉奔涌的轰鸣!它意味着商路的空前繁荣,意味着新垦田亩的丰产,意味着工坊烟囱日夜不息的吞吐,意味着四海藩邦源源不断的财富输入!

    nbsp目光下移:

    nbsp“洪武二十九年末,在册丁口总数:一亿一千八百余万户,约五亿九千余万口…较洪武二十八年末,增长近…五成!”

    nbsp“五成!”朱标的手指轻轻点在这个数字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湿润和无比的骄傲。

    nbsp这个数字背后,不仅仅是和平带来的自然繁衍,更饱含着他那个雄才大略的儿子——太子朱雄英——的心血!

    nbsp是雄英力主推行的、针对为国征战多年的将士们及其家眷的“抚育令”。

    nbsp从辽东到交趾,从草原到海岛,多少为国流血流汗的军中兄弟,在雄英的关怀下,朝廷出聘礼、分田宅、送媳妇(组织与边地或灾区以及战俘适龄女子婚配),并承诺抚养其子女至成年!

    nbsp这项耗费巨大却深得军心民心的仁政,直接催生了帝国前所未有的人口爆发!

    nbsp这些新增的丁口,是帝国未来最宝贵的财富,是“亢极”盛世最坚实的基石!

    nbsp用雄英的话来说,这些都是大明最好的基因。

    喜欢。

第372章 年度总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