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酿酒赚钱的构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穿越众而言,赚钱不过是举手之劳。
nbsp酿酒、制造肥皂、制盐、玻璃制造、开设酒楼……
nbsp只需随手拈来其中几项,便可以让铜钱如潮水般涌来。
nbsp刘昆心中盘算着这些轻而易举的盈利手段,目光落在了刘忠身上,缓缓开口道:“忠叔,我记得我们刘家似乎拥有一座酿酒作坊,对不对?”
nbsp刘忠闻言,连忙点头,如同啄米一般回应道:“大少爷所言极是,我们庄园之内确实有一座酿酒作坊。”
nbsp然而,话锋一转,他的神色顿时黯淡下来。
nbsp颓丧地补充道:“只可惜,酿酒之人太多,我们刘家所酿之酒,生意并不好。”
nbsp刘昆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nbsp这无疑是雪中送炭,瞌睡时有人递上了枕头。
nbsp他还打算花费大精力从零开始筹建酿酒作坊呢,想不到自己庄园就有现成的。
nbsp他心中暗自思忖,古代的酒水多为低度酒,酒精浓度大多徘徊在16至18度之间。
nbsp这是因为,发酵所需的酵母菌只能在如此酒精度下存活。
nbsp一旦超过这个范围,酵母菌便会被全部杀死,自然无法提升酒的度数。
nbsp而且,这样的酒水浑浊不堪,其中含有诸多有害于身体的化学杂质。
nbsp饮用后极易上头,对身体造成不适。
nbsp唯有通过蒸馏工艺,方能提炼出更高纯度的酒液。
nbsp如此一来,不仅去除了酒中的有害杂质,还提升了酒的口感。
nbsp刘昆心中已有了计较,他深知这将是改变刘家酿酒生意颓势的关键所在。
nbsp“忠叔,我有办法酿出大汉最好的美酒!”刘昆自信满满的说道。
nbsp刘忠闻言,意外地瞪大了眼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
nbsp“大少爷,当真?”他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疑惑。
nbsp刘昆哈哈一笑,爽朗的笑声如同春风拂面。
nbsp“放心吧,一切交给我。”
nbsp说完,他吩咐刘忠给他找来布帛,随即挥毫泼墨,画出了好几个奇形怪状的图案。
nbsp刘忠虽然心中充满疑问,但看着大少爷那言之凿凿的模样,不由得不信。
nbsp他立刻安排了庄丁,拿上刘昆精心绘制的布帛,如同离弦之箭一般飞马跑去陈留城找铁匠铺定做去了。
nbsp东汉末年,人们的主食以小麦和粟米为主。
nbsp小麦并非后世的产物,其实在这个时代已经广泛种植了。
nbsp《汉书》中《光武帝纪》曾记录过光武帝刘秀发布的一则诏书:“久旱伤麦,秋种未下,朕甚忧之。”
nbsp这寥寥数语便道出了小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水的高要求。
nbsp尽管小麦的产量比粟米低,但它分冬小麦、春小麦,还能与粟米、豆轮作,从而提高了田地的出产率。
nbsp据刘昆所知,这个时代就有一名叫崔寔的农学家。
nbsp他出身河北涿郡望族崔氏,是妥妥的名门之后。
nbsp崔寔着有划时代的农学巨着《四民月令》,其中细致入微地记录了春小麦、冬小麦与大麦的耕作技术与熟制过程。
nbsp东汉时期黄河流域的作物亩产量已达到三石,远超西汉的两石有余。
nbsp只要遵循《四民月令》的农时安排,冬小麦与粟、豆等作物的二年三熟轮作,便成为了亩产量提升的关键。
nbsp刘昆这个庄园也不例外,采用的正是朝廷推广崔寔《四民月令》中的种植方法。
nbsp但后世琳琅满目的白酒中,诸如茅台、五粮液等着名品牌,大多以高粱为酿酒原料。
nbsp这高粱如今到底有没有呢?刘昆心中充满了疑惑。
nbsp看来,唯有向刘忠请教了。
nbsp想到这里,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刘忠,轻声问道:“忠叔,你可曾听说过高粱?”
nbsp高粱?刘忠眉头微蹙,一脸茫然地看向刘昆,摇了摇头:“大少爷,老奴从未听说过这等高粱。”
n
第9章 酿酒赚钱的构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