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3章 老仆千里送遗书 儒臣慧眼识忠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34;老丈,你可知李仁爱曾经去过我大宋?34;胡寅试探性地问道。

    nbsp34;知道,知道!34;福伯连连点头,34;去年秋天,老爷曾经带着察哥将军去汴京商议榷场互市之事。回来后,老爷曾对夫人说,贵国皇帝年纪虽轻,但英明神武,绝非等闲之辈。34;

    nbsp胡寅暗自点头,这更加证实了福伯的身份。关于李仁爱和察哥前往汴京一事,确实有记录,当时他们提出的条件涉及割让土地换取贸易特权,被赵桓断然拒绝。

    nbsp34;老爷还说,34;福伯继续道,34;当时察哥将军在汴京城中颇有微词,认为贵国皇帝过于强硬,不知变通。但老爷却说,正是因为这种不妥协的态度,才让他看清了两国的实力对比,也让他更加坚信和平共处才是正道。34;

    nbsp胡寅心中了然,难怪后来李仁爱在西夏朝堂上多次主张与大宋和解,原来早在那次出使中,他就已经看清了形势。

    nbsp34;可惜察哥听不进老爷的劝告,34;福伯叹了口气,34;这才有了后来杀死宋使的祸事。老爷为此痛心疾首,曾在家中长叹,说察哥此举必将给大夏带来灭顶之灾。34;

    nbsp34;察哥杀宋使一事,李仁爱是何态度?34;胡寅紧追不舍。

    nbsp34;老爷当时在朝堂上痛哭流涕,跪求陛下三思,说宋使不可杀,杀了就是不死不休的血仇。34;福伯回忆道,34;但陛下被察哥的慷慨激昂所迷惑,反而斥责老爷39;胆小如鼠,有辱国体39;。老爷回来后,在书房里独坐了一夜,第二天眼睛都哭肿了。34;

    nbsp胡寅越听越觉得李仁爱确实是个明智之士,可惜生不逢时,遇到了李乾顺这样的昏主。

    nbsp34;那李仁爱对当前的战局有何看法?34;胡寅问道。

    nbsp34;老爷说,大夏败局已定,再无挽回的可能。34;福伯如实回答,34;但老爷也说,贵国皇帝虽然年轻,却心怀天下,必不会嗜杀成性。只要能够妥善处理战后事宜,或许党项万民还有一线生机。34;

    nbsp胡寅听到这里,对李仁爱的敬意更深了一层。这位西夏的礼部尚书,即便在绝境中,想的仍然是如何为本民族争取生存空间,这种忠君爱民的情怀,确实令人敬佩。

    nbsp34;老丈,你这一路辛苦了。34;胡寅诚恳地说道,34;李仁爱的忠义,本官深为敬佩。这封遗书,本官必定亲自呈献给陛下。34;

    nbsp34;多谢大官人!多谢大官人!34;福伯激动得又要下跪,被胡寅扶住。

    nbsp34;你且随我回营,先休息用膳。34;胡寅吩咐身边的亲兵,34;给这位老丈安排住处,好生照料。34;

    nbsp34;遵命!34;亲兵立即应承。

    nbsp胡寅重新上马,心中思绪万千。李仁爱的这封遗书,很可能会影响赵桓对西夏的最终处置方案。作为随驾参赞,他有责任向陛下详细汇报李仁爱的为人和这封信的来历。

    nbsp一刻钟后,中军大帐。

    nbsp赵桓正在与折可求商议下一步的进军计划,听到胡寅求见,便让其进帐。

    nbsp34;臣胡寅叩见陛下。34;胡寅行礼后,将李仁爱的遗书双手呈上,34;陛下,臣刚才在营外遇到一位老者,自称是西夏礼部尚书李仁爱的家奴,献上李仁爱的遗书一封。34;

    nbsp34;李仁爱?34;赵桓接过书信,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34;朕记得此人,曾与察哥一同来汴京商议榷场互市。当时朕觉得此人颇有见识,只是提出的条件。。。,朕不能答应。34;

    nbsp34;正是此人。34;胡寅点头道,34;据其家奴所言,李仁爱已于昨日自尽殉国,临终前写下这封遗书,务必要其家奴送到陛下手中。34;

    nbsp赵桓闻言一怔,随即叹了口气:34;可惜了,此人虽是敌国之臣,但确实是个明白人。朕原本还想着,若能收降此人,必能为朕治理西北出力。34;

    nbsp说着,他拆开了火漆封口,展开书信细细阅读。

    nbsp帐内一时安静下来,只听得见赵桓翻阅纸张的轻微声响。随着阅读的深入,赵桓的神情越来越凝重,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显然信中的内容引起了他的深思。

    nbsp良久,赵桓放下书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nbsp34;明仲,你觉得李仁爱这个人如何?34;赵桓问道。

    nbsp胡寅斟酌了一下,回答道:34;臣虽未曾与其谋面,但从其家奴的描述和这封遗书的内容来看,此人确实是个忠君爱民、深谋远虑的贤臣。可惜遇到李乾顺这样的昏主,才有今日之悲剧。34;

    nbsp34;朕也是这样想的。34;赵桓点点头,34;此人在信中所言,颇有见地。特别是关于战后治理西北的建议,值得朕深思。34;

    nbsp折可求在旁听得有些糊涂,忍不住问道:34;陛下,李仁爱在信中说了什么?34;

    nbsp赵桓将书信递给折可求:34;你也看看,这李仁爱临死前,还在为朕出谋划策,为党项万民请命。34;

    nbsp折可求接过书信,仔细阅读。看完后,他也不禁感慨:34;此人确实是个忠臣良将,可惜不为我所用。不过他的建议确实值得考虑,若能采纳,对我军治理西北大有裨益。34;

    nbsp34;那么,34;赵桓沉思良久,缓缓说道,34;你们觉得,朕应该如何处置李乾顺?34;

    喜欢。

第263章 老仆千里送遗书 儒臣慧眼识忠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