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6章 我的榜一大哥是知名厉鬼16[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纹里都淌着泪:“是我的乖孙儿把阎王爷赶跑啦!”

    nbsp连郎中都称奇,说这是“老天开眼”。

    nbsp沈纪言成了全村人的福星,父母把他宠成了心尖肉,邻居见了他就往兜里塞糖,连村口的石狮子,都被村民系上了红绸带,说是“沾沾沈家小福星的喜气”。

    nbsp他走在路上,所有人都会停下脚步,笑着朝他拱手,眼神里的虔诚,像是在朝拜神明,连村子的名字都改成了“福星村”。

    nbsp他的童年被温暖和善意包裹,所有人都对他好,好得近乎虔诚,仿佛他真的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福星。

    nbsp他以为这世间本就如此,温暖得像春天的太阳,善意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全然不知那些汹涌的好运与爱意,早已在暗处织成了一张网,只等盛极之时,将他狠狠拽入深渊。

    nbsp那时的他,仿佛是身边所有人的救世主。

    nbsp却没人告诉他,救世主也会被钉在十字架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

    nbsp沈纪言“福星”的名声已如野火般蔓延,从偏僻的乡村传遍方圆百里,甚至惊动了县城里的权贵。

    nbsp起初,只是邻近村落的村民提着鸡蛋、腊肉上门,求他摸一摸自家孩子的额头,说是能“祛病消灾”。

    nbsp后来,连婚丧嫁娶、建房动土,都有人专程赶来,跪在沈家门口,求沈纪言“赐一句吉言”。

    nbsp沈家父母起初惶恐不安,连连推辞,说孩子年幼,哪能担得起这样的重托?可渐渐地,他们发现——

    nbsp沈纪言随口说出的每一句话,竟都能应验。

    nbsp他说“明日雨停”,瓢泼大雨便会在黎明前戛然而止;他说“这亲事能成”,两户人家隔天就能冰释前嫌;甚至有人求他指个方向,说“往东走能捡到钱”,那人在田埂上真就捡到了半块银元。

    nbsp于是,沈家父母沉默了。

    nbsp他们不再阻拦那些上门的访客,甚至会在客人离去时,坦然地收下对方塞来的“谢礼”,有时是一篮鸡蛋,有时是半匹布,后来渐渐变成了银元、首饰,甚至地契。

    nbsp沈家的瓦房翻新成了青砖大院,门口的石榴树移栽成了两棵象征富贵的海棠,连院墙都砌得比别家高出一截,像是要隔开那些炽热的目光。

    nbsp当地县长最先嗅到了风声。

    nbsp他带着乡绅们浩浩荡荡地登门,美其名曰“拜访福星”,实则想借沈纪言的“吉言”谋利。

    nbsp县长的儿子要考学,乡绅的生意要开张,连县里新修的马路要改道,都要“请教”沈纪言的意见。

    nbsp沈纪言那时不过七八岁,穿着母亲亲手缝的蓝布褂子,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脚还够不着地。

    nbsp可那些衣着光鲜的大人们,却恭恭敬敬地站在他面前,弯腰低头,像是朝拜一尊神像。

    nbsp“福星,您看这路该往哪儿修?”

    nbsp“福星,犬子的前程……”

    nbsp“福星,今年收成……”

    nbsp沈纪言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只是凭着直觉随口应答,可他说的话,却总能诡异地应验。

    nbsp县长顽劣的儿子真的考上了省城的学堂;乡绅的铺子开张那天,恰巧有富商路过,一掷千金包下了所有货;县里新修的路,明明绕了远,却阴差阳错避开了后来的山洪,救了几十条人命。

    nbsp于是,“问童”的风气愈演愈烈。

    nbsp每逢大事,必有车马停在沈家门口,衣着华贵的访客络绎不绝,连县太爷都派人送来请帖,邀沈纪言去府上“喝茶”。

    nbsp沈家父母起初还战战兢兢,后来也渐渐习惯了这种荒唐的追捧。

    nbsp他们给儿子做了绸缎新衣,请了先生教他礼仪,甚至专门辟出一间厢房,用来堆放访客送来的礼物。

    nbsp沈纪言成了十里八乡的“活神仙”,走到哪儿都有人跪拜,仿佛他吐出的每一个字都是金科玉律。

    nbsp至此,“福星”的名声彻底坐实。

    喜欢。

第326章 我的榜一大哥是知名厉鬼16[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