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说打就打,一点也不拖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要了。
nbsp让他们放弃抓捕俘虏,给我放开手脚打。
nbsp一个月后我要看到他们的兵马赶到鸭绿江。”
nbsp文官惊恐的盯着寇季,“数十万禁军一起进高丽?!”
nbsp寇季语气冰冷的道:“敢在我面前拿已故的将士们炫耀,我就敢杀到他们高丽无人。他们能筑京观,我就敢筑万人坑。”
nbsp寇季的话,杀气腾腾,充满了血腥。
nbsp姜邯赞和崔东浩软语相求的话,寇季或许会考虑用柔和一点的手段对付高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可姜邯赞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拿那些已故的隋军和唐军在寇季面前说事。
nbsp寇季最怜悯的就是那些埋骨他乡的将士,最敬佩的也是那些埋骨他乡的将士。
nbsp谁敢拿那些将士的骸骨说事,寇季就敢跟他们拼命。
nbsp随着寇季的军令送到了狄青军中。
nbsp狄青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率领着兵马踏着高丽人为辽人搭建起的桥梁,渡过了鸭绿江。
nbsp辽人在第一次爆锤了高丽人以后,为了方便以后爆锤高丽人,就要求高丽人在鸭绿江上修建了一座大桥。
nbsp高丽人明知道辽人要他们修筑大桥做什么,但还是乖乖的修了。
nbsp并且在随后辽人爆锤高丽人的过程中,高丽人只敢在桥上做手脚,却愣是没敢拆。
nbsp狄青突然对高丽发起了进攻,高丽根本来不及反应。
nbsp狄青进军高丽第一日,就攻克了高丽三城。
nbsp同一日。
nbsp姜邯赞和崔东浩两个高丽使臣,被人押送到了寇季面前。
nbsp二人再无初次面见寇季时候的仪态。
nbsp姜邯赞盯着寇季破口大骂。
nbsp崔东浩则盯着寇季大喊,“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nbsp寇季根本就没有在意。
nbsp吩咐人直接将两个人拉出去砍了。
nbsp脑袋送去给狄青,让狄青拿去吊唁鸭绿江边上的那些隋唐的将士。
nbsp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葬送了数十万大隋将士。
nbsp高丽人用数十万大隋将士的骸骨筑成了京观。
nbsp唐太宗李世民对此引以为耻,所以在大唐安定以后,就率军征讨高丽。
nbsp在攻入到了高丽以后,毁了高丽人用大隋将士骸骨筑成的京观。
nbsp但是因为天气缘故,导致草枯水冻、士马难留,再加上粮草的问题,李世民两次征讨高丽,皆以退兵告终。
nbsp高丽人捡回了大隋和大唐将士的骸骨,重筑了一座座京观。
nbsp并且将其当成举世无双的荣誉,炫耀了千百年。
nbsp不仅如此,还编排出了射瞎李世民眼睛,以及李世民兵败跪地讨饶,割地求和等传言。
nbsp但是事实真是如此?
nbsp史书上记载,李世民破高丽的新城、建安、驻跸三城,斩首四万馀级,仅仅敷出了几千将士的性命。
nbsp由于天气原因和粮草原因,最终不得不退兵。
nbsp所以并没有什么李世民被射瞎眼,并且跪地求和的事情发生。
nbsp李世民顶多算是战略性撤退。
nbsp李世民若是知道高丽人会如此编排他的话,九成九会冒着风险将高丽人杀干净。
nbsp不过,大唐在李世民两征高丽的以后,并没有放弃对高丽的征讨。
nbsp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派老将李积为帅,领兵征讨高句丽,一共费时两年,横扫了高丽全境。
nbsp随后在高丽设立了安东都护府。
nbsp安东都护府首任都护,便是大唐名将薛仁贵。
nbsp高丽人对自己的战绩,那是放大十倍百倍的吹嘘,可是对自己挨揍的事情却只字不提。
nbsp更重要的是,吹着吹着他们自己都信了。
nbsp并且还是深信不疑的那种。
nbsp寇季对高丽人实在没什么好感。
nbsp加上高丽人在他面前拿已经亡故的隋唐将士说事。
nbsp那寇季就必须对高丽下狠手。
nbsp寇季给狄青的将领是,不必留手。
nbsp但凡是跟寇季一起打过仗的大宋将领,都知道寇季口中‘不必留手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nbsp不必留手的意思就是放手去杀,能杀多少杀多少。
nbsp只要地,不要人。
nbsp寇季其实很少让大宋的将士去干这种绝户的事情。
nbsp他一般都喜欢驱使别人去干。
nbsp尽量让自己不担恶名,也不让大宋将士担恶名。
nbsp但是高丽人实在是把寇季恶心的够呛。
nbsp寇季就只能当一次恶人。
nbsp唐高宗李治在攻破了高丽以后,没有拆除那些京观。
nbsp大概是为了警示后来人。
nbsp让后来人记得此地。
nbsp让后来人永远守住此地,守住已故的将士们的骸骨。
nbsp只是他没想到,后辈不争气。
nbsp不仅没守住此地,还让人将他留下来警示后人的耻辱,当成了功勋炫耀。
nbsp寇季最初的想法就是毁了京观。
nbsp但仔细想了想以后,还是决定让人收敛了那些骸骨,就地埋葬,建立一个数十万骸骨的巨大陵园,用来警醒后人。
nbsp至于此地随后会不会被人夺走,会不会被人当成功勋炫耀,寇季一点儿也不担心。
nbsp因为其他人想要翻身,想要炫耀,也得从他刀口下活下来才行。
nbsp寇季在狄青率军进入到高丽的第三日,就带着一帮子人赶到了京观所在的地方。
nbsp寇季在后世并没有见过京观,但是到了大宋以后,倒是见过几次京观。
nbsp只是规模并不大。
nbsp最大的便是辽国的宋国王耶律休哥用大宋将士的尸骸筑造起的京观。
nbsp在大宋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以后,赵祯就亲自主持迁葬,让那些将士们如土为安。
nbsp只是即便是辽国宋国王耶律休哥筑造的京观,也远远不及高丽鸭绿江边上京观的规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数十万人骸骨堆起来的京观,看着十分震撼。
nbsp后世人大概是很难见到。
nbsp一个巨大的砖石砌成的四方台上,立着四个砖石柱子,四个柱子顶天的一端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尖角。
nbsp一个庞大的四棱锥体。
nbsp只是里面填充的不是砖石,而是骸骨。
nbsp脚骨铺一层,腿骨立一层,手骨铺一层,臂骨交叉铺一层,头骨堆放一层。
nbsp如此往复,直至顶端。
nbsp这便是京观。
nbsp如此京观,寇季面前有十数座。
nbsp“青山有幸埋忠骨……青山有幸埋忠骨……我没看到青山,我只看到了京观……”
nbsp寇季盯着那些京观,有些眼红。
nbsp“李治啊!你当年就该让他们入土为安!若是你让他们入土为安话!他们也不会被人当成功绩,炫耀千年!
nbsp你想警示后世人,可后世人不争气啊!”
nbsp寇季站在京观前,呢喃自语。
nbsp“拆了这些京观,将那些骸骨收敛,让他们入土为安!”
nbsp寇季在京观前站了许久,沉声下令。
nbsp跟随在寇季身后的人答应了一声,然后立马动身。
nbsp寇季就那么静静的站在边上看着。
nbsp看了足足大半个月。
nbsp他心里充满了悲哀。
nbsp他阴差阳错魂归大宋,才带着大宋崛起,带着大宋打到了此处,才有机会拆除这些京观。
nbsp他若是没有魂归大宋,这些骸骨便永远也没有入土为安的时候。
nbsp不仅没办法入土为安,甚至连他们的存在,都慢慢的被人遗忘。
nbsp后世一些人,连埋葬在自己国土上的烈士,都不见得经常去吊唁,更何况埋葬在国外的。
nbsp英雄最可悲的事情不是埋骨他乡,英雄最可悲的是被他们所保护的人给遗忘。
nbsp寇季在京观前站了大半个月,脑海里浮现的最多的只有两个字。
nbsp李治!
nbsp李治太高看后世人了,所以以至于让这些忠骨曝晒了千年,依旧没有入土为安。
nbsp后世许多人都觉得,唐太宗李世民坐朝的时候,是大唐最鼎盛的时候。
nbsp其实不然。
nbsp李治最初坐朝的时候,才是大唐最鼎盛的时候。
nbsp李治坐朝的时候,大唐兵锋所指,无人可挡。
nbsp他不仅完成了为一个国民,屠灭蛮夷一部的壮举。
nbsp也真正做到了想打谁就打谁。
nbsp不是有人冲大唐叫嚣,他才动手。
nbsp而是他想打谁就打谁,而且没有一个是对手。
nbsp他坐朝期间,其实做了许多大事。
nbsp比如灭了高丽,设立安东都护府。
nbsp虽然他一切的功绩,都是建立在他爹李世民给他留下的庞大的家底的基础上。
nbsp但即便如此,你也不得不承认,李治其实是一个明君。
nbsp只是他爹的成就太高,他纵然做的再多,也没办法跟他爹相比。
nbsp当然了,寇季心里念叨着李治,并不是因为李治是明君的缘故。
nbsp他之所以念叨李治,是埋怨李治没有让这些忠骨入土为安。
nbsp寇季原想着一直看着忠骨们全部入土为安以后再离开的。
nbsp但是他最终没能如愿。
nbsp狄青在攻破了高丽的建安城以后,陷入到了一个囧境。
nbsp狄青手下兵马太少,挡不住高丽兵马不断的滋扰。
nbsp高丽以前用滋扰的手段逼退了辽兵,对上了大宋兵马以后,没办法正面抗衡,就选择了故技重施。
nbsp狄青虽然打的高丽兵马没有还手之力。
nbsp但是面对高丽兵马的滋扰,他也只能暂时放缓攻势。
nbsp寇季在知道此事以后,只能离开了京观所在的地方,赶回辽阳府去,催促种世衡等人。
喜欢。
第895章 说打就打,一点也不拖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