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章 诸位觉得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这短短半刻钟内,沈老爷子思绪万千。

    nbsp他身为武将,从来没想过说过多参与文臣和政治上的事情。

    nbsp但这次大孙儿说的事情,他已经不知该如何应对。

    nbsp因为沈浩要做的事情,是要将整个世家连根拔起,还是要在三年内做到那种。

    nbsp“这件事陛下知道么?”沈老爷子问。

    nbsp沈浩点头:“我岳父都知道,最开始我做计划的时候,便想到有这一天。”

    nbsp“而且朝中只有几位重臣知道这件事,我想着三年时间足够完成北方的布局,才需要爷爷你的帮忙。”

    nbsp“好,这件事我知道了。”沈老爷子郑重点头后道,“明天呢,你准备怎么做?”

    nbsp“明天自然也有让世家付出代价的条件。”

    nbsp沈老爷子犹豫片刻,还是提醒道:“切勿贪功冒进,还是稳妥一些好。”

    nbsp沈浩这次反驳了沈老爷子:“爷爷,武力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九成问题都能用武力解决。”

    nbsp“也有你可能不知道,科学院的宗旨是服役一代,量产一代,预研一代。”

    nbsp“如今特殊弩箭已经可以服役,我还有更多正在尝试量产的新武器。”

    nbsp“这些武器不能过快面世,否则所有人都会害怕。”

    nbsp沈老爷子瞳孔微缩问:“多大威力。”

    nbsp“如果用纯火药集合体进行空投,一次炸死个一两千人没问题。”沈浩淡淡道。

    nbsp沈老爷子深深吸了口气。

    nbsp此时他这位老将心里也产生了一抹恐惧。

    nbsp如果让他面对一次弄死一两千人的武器,他又该如何与对方战斗。

    nbsp无力、无助、甚至无法逃亡。

    nbsp这种武器,真的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么。

    nbsp如果这种武器普及,战争一旦发生,真的还有百姓能存活下来么。

    nbsp沈浩看出爷爷的担忧道:“爷爷,当武力达到极限,只需陛下一道命令便可摧毁整个北方回茴时候,武器便不再是屠杀兵器,而是威慑。”

    nbsp“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而且我们可以不用这样的武器去屠杀敌人,但我们一定要有。”

    nbsp“爷爷,我从不相信我是最聪明的,天下能人异士如过江之鲫。”

    nbsp“若是有一天,我们大京没有这样的武器,敌人却有。”

    nbsp“那就相当于敌人在我们头上,永远架着一把砍刀。”

    nbsp“到那时候,我们只能任由敌人宰割!”

    nbsp说到这里,沈浩眸子里闪烁出一抹悲伤。

    nbsp前世新华夏成立之前,泱泱华夏受制于技术封锁,又被顶级武器威慑。

    nbsp多少汉人儿女因此抬不起头。

    nbsp后来若非诸多隐姓埋名的国家支柱撑起国家技术的大旗,新华夏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

    nbsp如今沈浩来到大京,无论这里是哪里,但只要是汉人所在之地,沈浩都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nbsp沈老爷子沉默了。

    nbsp他似乎明白自己这个好孙儿要做什么了。

    nbsp沈浩最后多说一句:“爷爷放心吧,我们的剑峰,从来不是为了只想同袍。”

    nbsp沈老爷子露出慈祥的笑:“你的善良,和你母亲小时候真的很像。”

    nbsp“可惜你母亲太过柔弱,否则也不会被人害死。”

    nbsp“反倒是你这孩子,有善良,却知道强大自身,爷爷放心。”

    nbsp沈浩闻言也跟着笑了。

    nbsp翌日。

    nbsp朝堂之上。

    nbsp沈浩、马迎泽、赵光年、张仪、薛礼、徐宏图、于英杰、子泉等人一字排开站在文武百官最前面。

    nbsp此刻宣德帝面对几人,并没有直接让沈浩攻击四大门阀世家。

    nbsp今天的主体,是赏赐。

    nbsp宣德帝见到沈浩几人后,对赵如风道:“赵爱卿,宣读吧。”

    nbsp赵如风点头,上前一步,转身面对沈浩等人。

    nbsp他率先开口:“子泉,科学院下属工科院副院长,于秦州对抗洪水,此期间,兢兢业业,无一丝懈怠,成功配合科学院总院长沈浩治理迅江水患,拯救秦州无数百姓。”

    nbsp“陛下深以有此等良臣而欣慰。”

    nbsp“特赐,正五品待遇,黄金百两,绸缎百匹,京师府邸一座。”

    nbsp“另,陛下知其出自墨家,可自古以来,工匠受人误解,地位低下。”

    nbsp“今,陛下目睹工匠之能,可扭转天灾,拯救万民于水火,从今日起,陛下愿摒弃世俗,开创工匠亦可治国之先例,工匠亦不再受士农工商阶级限制,开启工匠上升之路。”

    nbsp“工匠技艺考核每三年一次,各地府衙县令可推荐当地有名工匠参与考核。”

&nb

第四百六十章 诸位觉得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