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我有一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王凝之带着沈劲和几名护卫出了金墉城,来到流民聚集地。

    nbsp在沈劲的大声招呼下,流民们慢慢聚拢过来,一脸迷惑地看着眼前的几人。

    nbsp王凝之拍了拍手,大声道:“我是洛阳太守王凝之,有件事想与大家商议。”

    nbsp流民们互相看了看,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这是唱的哪一出。

    nbsp沈劲见王凝之这么说话,好笑之中又有些着急,跳上高处大喊:“府君想扩建金墉城,让大家都住进来,你们觉得如何?”

    nbsp流民们这下有了反应,齐声大喊:“好!”

    nbsp沈劲看了眼王凝之,问他要不要再说几句。

    nbsp王凝之一脸尴尬,示意沈劲继续。

    nbsp“搬运材料和砌墙都需要人手,没有工钱,但是管饭,愿意的一会过来报名。”沈劲简单粗暴地把事情说完。

    nbsp流民们这回更激动了,纷纷喊道:“哪里报名,我可以。”

    nbsp沈劲招呼几名军士过来,让他们统计人数,做好分工。

    nbsp安排好一切,沈劲一脸得意地走到王凝之面前,笑道:“叔平太斯文了,还说什么商议,他们哪里敢接话?”

    nbsp王凝之摇摇头,上次在鲁阳也亏了刘县令帮腔,看来自己还没学会怎么和百姓们沟通。

    nbsp他们更习惯接受命令,你越和气,他们越不会。

    nbsp砌墙的砖石都是现成的,拆了东墙补西墙,所以根本不愁材料,人力也富裕,本来就要施粥的,现在算是以工代赈了。

    nbsp再说筑城是为了自己,所以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工程质量完全不用担心。

    nbsp王凝之又招募了一批人负责守城器械的打造,主要是抓紧时间出城去砍树回来,眼下还不太冷,再晚冰雪封路,就不方便出城了。

    nbsp在这个御寒手段极其匮乏的时代,取暖基本靠火,所以冬日里穷人是尽量不出门的。

    nbsp洛阳如火如荼地建设时,其他地方也没闲着。

    nbsp慕容恪击败了诸葛攸,在黄河南岸设置了县令,进一步蚕食青州之地,黄河东线已经彻底失守。

    nbsp北上的荀羡先胜后败,因病重撤回了下邳,不久便病逝了。

    nbsp这一年,东晋朝廷损失多名要员,谢奕和荀羡之外,王导三子王洽也英年早逝,他和荀羡都只三十六、七,便相继凋零。

    nbsp接手徐、兖两州刺史的,是王凝之的二舅郗昙。

    nbsp洛阳以北,鲜卑人与实力大增的吕护小作交锋,互有胜负,然后天降暴雪,双方罢兵。

    nbsp王凝之得到消息,庆幸又得到了几个月的喘息时间。

    nbsp这个冬天邺城还传出消息,燕主慕容儁打算征兵一百五十万,一举荡平秦晋两国,好在他这个丧心病狂的想法,被清醒的大臣劝住了。

    nbsp暂时的平静,让王凝之将精力投入到建设之中,同时对工作重新进行了分配。

    nbsp沈劲负责金墉城的防务,何午为他的助手;李寿负责军队的操练,姜顺负责内政,刘桃棒负责协调流民建设新城。

    nbsp上次沈劲在荥阳遇到的猎户郑遇,回到山中接了家人后,辗转也来到了洛阳,沈劲很看好他,让他负责刺探情报。

    nbsp王凝之除了这几人外,还剩个毛头小子郭敬,负责监工守城器械的制造。

    nbsp他上次回去想带个弟弟过来就是这个原因,随着百姓增多和军队的扩张,他迫切需要帮手。

    nbsp之前还想着谢玄差不多到年龄了,可以出来锻炼下,结果又遇上守孝,得等两年多。

    nbsp这个时代,人才选拔就是世家之间互相推荐,所以缺人这事没办法,只能一边往前走,一边慢慢发掘了。

   

第38章 我有一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