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这就是占卜的神奇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商代占卜的过程极为严格,也很受重视。”

    nbsp易泽左手中,出现了一块龟甲。

    nbsp而右手则是拿着一把刻刀。

    nbsp“首先,需要整治好龟甲和兽骨,这个过程,一般都会有专人完成。”

    nbsp易泽手拿着刻刀,削减着手中的龟甲,将上面凸起的部分一一削除,至于未修整干净的毛边,也会在刻刀下逐渐的变得圆滑。

    nbsp这是必须要做的步骤。

    nbsp龟甲作为与神灵交谈的一种载体,整洁干净是第一要务。

    nbsp就好比说现在送给女孩的情书,哪怕男生不怎么细致,也会用干净整洁的纸张。

    nbsp细致一点的还会使用比较花里胡哨的彩纸。

    nbsp这是最基本的态度问题。

    nbsp面对神灵,更加需要如此。

    nbsp在尊崇鬼神的时代里,任何冒犯鬼神的行为,都是难以原谅的,即便是一国之主,也不会犯这样的忌讳。

    nbsp易泽缓缓地修整好手中的龟甲,用手指轻轻地摩挲着各个部位,知道感觉不到刺挠为止。

    nbsp“在龟甲或者兽骨修整完毕之后,就会由贞人或者君王本人,向神灵提出问卜的事情,再由专人进行占卜的过程。”

    nbsp提出的问题必须要准确,模棱两可的问题,是一种忌讳。

    nbsp比如说可以问这一次商与某个部落的战争情况是谁赢?

    nbsp或者说战争的吉凶如何。

    nbsp这就是具体而准确的问题。

    nbsp而不是说我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nbsp或者提一些很模糊的问题。

    nbsp“作为现代的唯物主义者,世界上有没有神灵这种生物已经明确了,商朝的占卜更多的是求一种心理上的安慰罢了。”

    nbsp易泽拿着刻刀,在甲骨的反面不断地钻凿着。

    nbsp这些坑坑洼洼的痕迹,等会就要用火来灼烧。

    nbsp“龟甲受热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裂纹,而这些裂纹的含义,则会由专业人士来进行解释。当然,这些卜辞的解释方法,目前已经无从得知。”

    nbsp易泽叹了口气,像这样原始的鬼神崇拜,在之后的封建社会里越发显得花里胡哨,里面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nbsp曾经贞人们赖以生存的龟甲卜辞,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成为了永久的谜团。

    nbsp“在做出卜辞的解释之后,这些卜辞江北记录在甲骨之上,即甲骨文。”

    nbsp易泽手中拿着一片完整的甲骨。

    nbsp即便是经过了三千多年的掩埋,龟甲上面的烧灼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nbsp这些烧灼的痕迹,代表的是那个隐藏在时间背后的伟大时代。

    nbsp三千多年的时光流逝,曾经属于殷人的荣耀,已经随之沉入地底。

    nbsp我们能够见到的,只有他们留下来的残缺遗迹。

    nbsp甲骨文,就是他们存世的最好证明。

    nbsp通过甲骨文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信息,我们可以管窥蠡测到那个时代的传奇。

    nbsp这些沾满了泥土和尘灰的龟甲,记录着神秘的预言,这是商人们对自己命运的追逐和寻求。

    nbsp在愚昧的时代里,当人们所见所闻难以解释之时,他们只能够诉诸于鬼神,将一切精神的寄托,全部的压在鬼神崇拜之上,并通过一片又一片龟甲,充当人神之间联络的桥梁。

    nbsp三千年的时光,他们在一层层的文明中埋藏的更深。

    nbsp目前发现的殷墟甲骨文字,始于武丁时期,这些甲骨,让人们了解到了一个久远的时代,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疑团。

    nbsp易泽的目光非常平静,他只是看着这满坑满谷的甲骨文字,目光中带着对过去的探究:“甲骨上的书写,是当时唯一的书写方式吗?”

    nbsp面对这个问题,观众的意见还是相对统一。

    nbsp“肯定不是啊,这得多累啊。”

    nbsp“有了文字怎么可能选择这么落后的书写方式,实在不行学习苏美尔人一样拿着泥板写,也比刻在甲骨上方便。”

    nbsp“甲骨上的书写肯定只是一种特殊的方式,而且应该用途不会很广泛。”

    nbsp“那个时代肯定已经有了竹简,只不过因为时代太过于久远,没有传承下来。”

    nbsp竹木简,作为在可供书写的纸张之前最为主要的书写方式,历史悠久。

    nbsp用毛笔在竹木简上书写,是商代最为主要的一种书写方式。

    nbsp只是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未能有发现商代出土的竹木简。

    nbsp原因也很简单。

    nbsp竹木简毕竟是木质,极其容易腐坏,保存不善就会被腐坏干净。

    nbsp更别提商代距离现在,实在是太过于就远了。

    nbsp三千多年的历史,哪怕有埋藏在地下的商代竹木简,也已经化作了尘灰。

    nbsp并非是考古学家不努力,而是时代的久远,导致可供参考的资料实在是太过于稀缺。

    nbsp以至于很多时候,只能够依靠现有的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推。

    nbsp不过即便是到现在为止,已经发现的甲骨文还是没有完全解读。

    nbsp大概只解读了有二分之一。

    nbsp这和甲骨文的不规范也有一定的原因。

    nbsp甲骨文就和消亡的殷商一样,未知的远比已知的东西更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再加上盗墓贼的猖獗,现在得到的东西,相当的破碎。

    nbsp谜团能否解开,或许还得依靠更加系统的发掘。

    nbsp易泽凝望着眼前的殷墟遗迹,这里是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积累了将近三百年殷商文化的绝对核心。

    nbsp如果在这里还不能够得出殷商文化的详细内容,其他地界,其实更加不可能。

    nbsp毕竟在秦始皇之前,统一的概念并不是如何强烈。

    nbsp诸侯之间,有着相当大的隔阂。

    nbsp商朝,只能说是一个略有些松散的部族联盟,其中的各个部族,都有着自己的权力。

    nbsp而最大的殷商,则是这个部族联盟的最强者,被所有人尊为共主。

    nbsp一旦这个最强者力量削弱,或者说不再是最强,那么下面的各方诸侯,就会蠢蠢欲动。

    nbsp春秋战国,就是因此而来。

    nbsp易泽行走在殷墟之中,他随手捡拾起一块带有着历史痕迹的甲骨,轻轻地摩挲着。

    nbsp上面刻着的,是一位贞人做出的卜辞。

    nbsp己亥历贞:三族王其令追召方,及于。

    nbsp这位名叫历的贞人,在什么时候,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卜辞?

    nbsp他做出卜辞的方式又是如何?

    nbsp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易泽。

    nbsp在刚才,他还原了殷人占卜的方法。

    nbsp但那只是后人的还原而已。

    nbsp距离真正史书上的还原,究竟还差了多远?

    nbsp谁也不知道。

    nbsp或许后人的还原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nbsp也有可能,这一开始就有着错误。

    nbsp易泽面朝着观众,微微一笑。 <

第135章 这就是占卜的神奇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