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明副榜举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3章 科举取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这次我们扩大考试范围,当然就有必要。

    nbsp还有大家事先没有通知?

    nbsp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大家想想,我们科举考试就是选拔人才,大家现在是秀才了,连乡野村夫就知道很多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春秋一些典故,若是你们不知道,你看看,你们是不是博学之士呢?

    nbsp当然,你们提的事情也有道理,我会与吴长史一道重新确定下一次考试书籍,除了四书五经、史记、资治通鉴一些重要事迹之外,还会制定一些书籍,但这样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大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啊。

    nbsp但这次大家都在同一水平下,很多人能够回答得非常好,那证明人家知识远在你之上啊。

    nbsp还有,你们这几个算学无用,物理无用,大家认为呢?”

    nbsp旁边围观的看到杨轩如此解释,有的早已经揣摩心思,看来这个王爷倡导知行合一,当即纷纷举手,杨轩令其出来搭话。

    nbsp大家看到能够在下闻名的蜀王面前表现,更是踊跃不已,看着大家将自己理由反驳得体无完肤,王志道满脸苍白,连忙跪下认错。

    nbsp杨轩当然不为己甚,笑着道:“各位,本人年不到三十,为何能够推行新政,为何能够打败鞑子,这有一点,那就是知行合一,那就是掌握上述这些知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这次也怪本王太心急了,希望能够选出大量像我这样的志同道合之辈,如此我们可以北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但想不到还有一些人抱残守缺,令人遗憾啊。

    nbsp我也是穷秀才出身,十年寒窗只中得副榜举人,当时一时想不过居然昏厥在贡院门前,当然直到怀才不遇的艰辛。

    nbsp这次虽然选拔四十名橘子,但也需要选拔四百名优秀士子,进入军政学校,教育学校。

    nbsp正如大家所的那样,虽然史记、资治通鉴,算学、物理有用,但是大家过去学得不多。

    nbsp这次只是举饶门槛,所有高中的都会留到贡院学习算学、物理这两个科目,只有大家培训合格之后,才会下放地方,从最基层的乡长坐起。

    nbsp正如本王常常所的那样,士是国家纲,兵是国家的目,士是国家的大脑,兵将是国家上肢,若落第的不能成为国家大脑的,可以成为国家上肢,可以成为国家身体,可以成为国家下肢。

    nbsp要成为兵将的,必须经过3个月魔鬼训练,训练完成上了几次战场,如果真的能够获得兄弟们支持,完全可以提拔为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司务长。

    nbsp大家也知道大队长可是正八品官职,司务长可是正九品官职。就像樊明善、陈怀西、马鸣鸾、周正等人过去也只是一个秀才出身,现在都是正四品的参将。

    nbsp可能大家都知道我义勇军与很多人不一样,兵丁要求每做总结,队长、中队长、大队长要求每练字,过了三五年之后,基本上能够看懂报纸,看懂兵书。

    nbsp就像军中很多人过去大字不是一个,现在能够看懂《练兵实纪》这种上万字的兵书呢。

    nbsp现在鞑子入侵在即,大家除了科举之外,还可以选择当兵这一条路啊。即使不愿意,也可以投身与府州县充当吏,或者积极进取,获得当地民众支持,成为议员,成为乡里长,以造福一方啊。”

    nbsp众人一听,纷纷请罪。

    nbsp想到前世学生占领立法院这种事情,想到可能出现一种无序的民主,杨轩站起来看着王志道等人道:“各位,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我们现在已经在各地建立起议会,大家也可以投书请愿,可以王府、各省布政使、巡按使与民众沟通畅行无阻。

    nbsp但你们看看你们,半灌水响叮当,竟然跑到王府门前请愿,若每个人都自恃自身特权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如此将来怎么治理国家。

    nbsp王志道与这五个带头的一律剥掉功名,处以2年劳役,其他的要引以为鉴,大家都是读书人,要多多用脑袋想问题啊。”

    nbsp众人脸色大变,吴兆元劝诫道:“学生们虽然冲撞王爷,但万望王爷看在他们其情可悯的份上,不要剥掉他们功名啊。”

    nbsp杨轩摇头道:“吴长史,我也是读书人出身,当日参加科举的时候被人算计那副叫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景仍然记忆颇深。

    nbsp他们所思所想本王感同身受,这次本王虽然可以饶恕他们,但未来,未来其他人仍然可以做出这种事,如此怎么办?

    nbsp按律王志道等人本该判3年劳役的,本王已经法外施恩,只判2年劳役,算是网开一面了。

    nbsp你们王志道等人个人前途,剥掉功名服完劳役之后,他们可以选择从军,他们也识文墨,在军中训练三个月之后定然可以获得一个好职位。

    nbsp即使不从军,可以选择从头做起,只要获得民众信任,完全可以从衙役、议员、乡长做起,,将来干上知县、知府什么的也不是不可能啊。

    nbsp古人一屋不扫何以扫下?我看王志道等人眼高于顶,如此处罚他们,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改弦更张,希望他们能够从事,实事做起,如此方可造福民众,如此方为受人尊重的大丈夫。”

    nbsp看到杨轩没有堵死王志道等人仕途,口口声声还给他们设计人生仕途,吴兆元等缺然不会反对,而王志道等人也心存侥幸,竟然感恩流涕连连向杨轩叩头,声言一定按照杨轩所述,痛改前非,真心实意的为民众服务。

    nbsp在两个衙役带领下,王志道等六人被带离王府,众人看到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也纷纷散去。

    nbsp而在这次科举之中来自达州的生员唐甄被杨轩点中为解元,来自新都费密、内江的生员顾山贞紧随其后,三人都主张经世致用,陆王心学,反对程朱理学那种虚无主义。

    nbsp唐甄字铸万,先祖为明朝皇帝朱棣老师唐瑜的第十一代孙,其名声在后世虽然不彰,但有的人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并列为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不过现在唐甄年约20岁,虽然学术思想还未形成,但作为热血男子的唐甄与同时代很多知识分子一样,有感于大明连年内乱不断,建奴窃取二京,故主张陆王心学,反对程朱理学。

    nbsp唐甄认为,明朝君主没有推行富民政策,而实行的是忘民、虐发、害民之政,从而造成“四海之内,日益困穷,农空、工空、市空、仕空”(摘录唐甄书籍《潜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唐甄认为杨轩新政改变了这种现象,致富于民的政改措施。认为清丈土地,清理户口,征收税赋,如此增加府库收入,而官府通过县府省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大力推行地方水库、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高俸养兵将银两返还给民众,如此实治实功的富民政策,民众的生活才能富裕。

    nbsp除此之外,在征收税赋之后,各级官府开始致力于发展当地农业、手工业、商业。

    nbsp认为白银作为贷币,限制了财贷的交换,阻碍了商业的发展。而杨轩致力于银钞,如此扩大了货币供应量,保证社会商业货币的流通。(很多改自唐甄《潜书》,虽然唐甄如今只有20岁,但在杨轩推行新政之后,很多观点逐渐清晰,作为新政支持者,而且较为系统的论证了新政各项措施)

    nbsp杨轩看着唐甄、费密、顾山贞、沈荀蔚等从川陕甘云贵湖广选拔出来的四百多个举人,来回走动着,听着每个举子发言,有时甚至感叹不已,谁古人保守,很多有识之士在思想、行为上已经具有一定启蒙思想,只是因为蛮清压制,而没有发展起来而已。

    nbsp用了一个半时辰,终于听完大家发言之后,杨轩笑着道:“各位,大家可能也知道,大明落到覆灭的边缘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主张程朱理学,严重脱离实际是一个主要原因。

    nbsp我对陆王心学情有独钟,这次科举除了保留过去的贴经、墨义、策问、时论之外,不但在策问、时论方面增加了过去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而且增加算学与物理,就是要我们这些举子抛弃过去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就是要我们这些举子了解掌握过去历史发展规律,了解自然的最基本规律,然后才能为民众解决实际问题。

    nbsp这次会试各地共选拔400多个举子绝大多数都主张经世致用,而不是像程朱理学那样搞很多虚无缥缈的东西,看到大家都高中举人,作为一个昔日落榜的秀才,感觉非常欣慰。

    nbsp各位举子,我从一个落榜举子到今日成为一个独掌六省的诸侯,一个主要原因也是过去这十几年来一直秉持经世致用。

    nbsp为了提升部队战斗力,我与普通士兵一起操练。

    nbsp为了清丈土地,清理户口,我与普通吏,与普通民众一起到农家田间。

    nbsp为提高军械,改良工具,我与普通匠户一起打铁,一起铸铁,一起研究二轮马车,蒸汽机,舂米机。

    nbsp为了增加社会商品流通,我出于矿井,作坊,了解盐务、矿务,保障商品流通,降低各种生活必需品价格。

    nbsp各位举子,我虽然庶务繁忙,但我约3成时间在衙门、军营大帐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到各地了解民众实际,解决民众疾苦。

    nbsp各位举子,除了我这样,我们蜀王府大官吏无不如此。就拿前四(川)解元邹简臣来吧,在五年前邹简臣追随我,一忙于庶务,现在刚刚被提拔为贵阳府知府。

    nbsp本王希望大家以邹简臣为榜样,不求为大官,但求解决民众实际问题,造福一方百姓,如此也不愧自己寒窗苦读。”

    nbsp众人一听杨轩如此,纷纷抱歉称是。

    喜欢。

第343章 科举取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