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梦幻旅游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 友谊的秤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起初,湘云只当是宝姐姐关心则乱,是为她好。可听得多了,再对比自己眼中所见,便觉得处处透着别扭。那林黛玉,固然是清高孤傲了些,说话有时带刺,可湘云冷眼瞧着,她待自己,却从未有过半分虚情假意。高兴时便笑,不高兴时便恼,心思都在脸上,坦坦荡荡。反倒是宝钗口中这处处不如她的“小性儿”,在湘云偶尔忘形、被老太太或王夫人淡淡瞥上一眼时,会不动声色地替她打个圆场,或是在她写诗卡了壳时,随口吟出一句,恰恰点醒她的灵光。这些细微处的真性情,在宝钗滴水不漏的“周全”映衬下,愈发显得珍贵起来。湘云心头那杆秤,在无声无息中,悄然地倾斜了。

    nbsp大观园里那场突如其来的抄检,如同一场阴冷的狂风,刮过每一处院落。婆子们板着脸,带着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翻箱倒柜,掘地三尺。平日里花团锦簇、笑语嫣然的园子,瞬间被惊恐和屈辱笼罩。史湘云暂住的屋子也未能幸免,看着那些粗手粗脚的婆子将自己的衣物、书籍胡乱翻检、丢弃在地,她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能为力,只觉得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连指尖都是麻的。

    nbsp风暴甫一停歇,惊魂未定的人们还未来得及喘息,一个更令人愕然的消息便如冰雹般砸下——住在蘅芜苑的薛宝钗,竟要搬走了!理由听上去冠冕堂皇:薛家一位外嫁的姐姐即将出阁,家中事务繁杂,薛姨妈身体欠安,她需得回家照料一段时日。

    nbsp消息传来时,湘云正独自坐在自己那被翻检得狼藉一片的屋子里,对着满地狼藉发呆。她先是难以置信,随即便是被抛下的惶惑与不安。她几乎是踉跄着冲出屋子,直奔蘅芜苑而去。仿佛只要亲眼看到宝姐姐还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便还有转圜的余地。

    nbsp蘅芜苑里早已不复往日的清雅静谧。院门洞开,婆子、小厮们进进出出,搬抬着箱笼行李。昔日案头清供的鲜花不见了,书架空了大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匆忙搬离的尘土气息。宝钗站在院中,正低声吩咐着莺儿什么。她依旧穿着素日喜爱的半旧家常袄裙,发髻纹丝不乱,神色平静得近乎漠然,仿佛只是出门作一次寻常的拜访,而非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骤然离开。

    nbsp“宝姐姐!”湘云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和急切,她几步冲到宝钗面前,一把抓住她的衣袖,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你……你真要走?外面……外面还乱着……这园子里……”

    nbsp宝钗被她抓得衣袖一紧,身形却纹丝未动。她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湘云写满惊惶的脸上。那目光依旧温和,却像隔着一层无形的琉璃,带着一种早已准备好的疏离。她轻轻抬手,将湘云抓着自己衣袖的手指,一根根、极有分寸地、不容抗拒地掰开,动作轻柔得像拂去一粒尘埃。

    nbsp“云妹妹,”宝钗的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家里姐姐出阁是大事,母亲那边也离不得人。这里……”她目光扫过这曾经住了许久的院落,没有丝毫留恋,“自有府里照应。你且安心住着就是,不必挂心我。”

    nbsp“你且安心住着”。

    nbsp这轻飘飘的六个字,像六枚淬了冰的针,狠狠扎进湘云的心窝。没有一句解释,没有半分对此刻离去的歉意,更没有一丝对她此刻处境的不安和牵挂。有的,只是这居高临下的、事不关己的“安心住着”!

    nbsp湘云的手还僵在半空,维持着被掰开的姿势,指尖残留着宝钗衣袖那冰凉的、光滑的触感。她眼睁睁看着宝钗转过身,对莺儿淡淡吩咐了一句“走吧”,便径直向院外走去。那背影挺直、利落、毫无留恋,裙裾拂过沾着泥痕的石阶,竟连一丝多余的褶皱都未曾留下。

    nbsp寒风卷起地上的枯叶,打着旋儿,扑在湘云僵冷的身上。她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那背影消失在蘅芜苑的月洞门外,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被这深秋的风吹得凝固了。宝钗昔日那些温言软语,此刻却如同鬼魅般在耳边尖锐地响起:

    nbsp“……莫要总跟着林妹妹一处,学了她那些悲春伤秋的调调,反倒移了性情……”

    nbsp那声音清晰得如同诅咒。她猛地想起,就在抄检前几日,自己因事去了潇湘馆,恰逢黛玉新得了一匣子南边来的上好龙井,黛玉便拉着她品茗论诗,消磨了大半日。临别时,黛玉还硬塞给她一小包茶叶,说是“给你这牛饮的解解馋”。那时宝钗看她的眼神,似乎……似乎就比平日淡了那么几分?

    nbsp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nbsp一股彻骨的寒意,比抄检那日婆子们带来的更甚,瞬间席卷了湘云的四肢百骸。她终于明白了。宝钗的好,从来不是无端泼洒的阳光。那好,是放在一杆无形的秤上的!秤砣便是宝钗心中的“懂事”、“规矩”、“有用”。你合了她的心意,落在秤盘的这边,她便把那份周全的暖意递给你,熨帖你,让你心甘情愿地依赖。可一旦你偏离了她的秤星,碍了她的眼,或是和她不认可的人走近了半分,那暖意便会像被掐灭的烛火,瞬间收回,不留半点余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而她史湘云,在宝钗心中,终究是碍了眼,不合时宜了。

    nbsp天色暗沉下来,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大观园的亭台楼阁。傍晚时分,竟零零星星飘起了细小的雪花,落地即化,只在枯草败叶上留下湿冷的印痕。

    nbsp湘云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那间尚未收拾整齐的屋子,冰冷的寒意从脚底蔓延上来,直透心脾。她缩在临窗的炕上,裹着一条半旧的薄被,怔怔地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色和细碎的雪沫。抄检带来的惊惶,被宝钗骤然离去的冰冷所覆盖,此刻只剩下一种被彻底掏空的麻木和钝痛。

    nbsp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接着是翠缕有些惊讶的声音:“紫鹃姐姐?快请进!下雪粒子了,怎么这时候过来?”

    nbsp湘云茫然地转过头。只见门帘一掀,黛玉身边的大丫头紫鹃抱着个东西走了进来,发梢和肩头还沾着几粒未化的雪珠。她脸上带着惯常的爽利笑容,见了湘云便道:“史大姑娘!我们姑娘打发我来呢!”说着,将怀里抱着的一个沉甸甸、裹着厚厚棉套子的物件递了过来。

    nbsp湘云下意识地接住,入手便是一沉,隔着棉套,一股温暖的热量立刻透了出来,熨帖着她冰凉的指尖。

    nbsp“喏,”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说,眼瞅着天说变就变,下起雪星子了,怕你这屋里炭火一时不凑手,寒气侵了人。这是她冬日里常抱着的一个铜手炉,刚让人重新添了最好的银霜炭,捂得正暖乎。姑娘说,让你先拿着暖暖手,别冻着了。”紫鹃说着,又指了指那厚实的棉套子,“这棉套子也是姑娘让现翻出来的,厚实,压风。”

    nbsp湘云抱着那暖烘烘的手炉,沉甸甸的暖意透过棉布,一点点渗进她冰冷的掌心,再顺着血脉蔓延向冻僵的四肢百骸。这暖意,没有宝钗那些绫罗绸缎的精致,没有螃蟹宴排场的体面,甚至来得毫无征兆,在这兵荒马乱、人人自顾不暇的时刻。它来得如此简单,如此直接,只有一个原因——怕她冻着。

    nbsp紫鹃又说了几句闲话,便匆匆告辞,说是还要赶回去伺候黛玉吃药。门帘落下,屋子里重归寂静。只剩下湘云,抱着那个源源不断散发着热量的手炉,呆呆地坐着。

    nbsp窗外的雪似乎下得密了些,细小的雪粒打在窗棂上,发出簌簌的轻响。屋子里还未点灯,光线昏暗。唯有怀中这手炉,是这冰冷昏暗里唯一的热源,固执地、真实地温暖着她。

    nbsp湘云低下头,怔怔地看着怀里这个朴素无华的铜手炉。炉身温润,被摩挲得光亮,厚厚的棉套子上还残留着潇湘馆特有的、淡淡的药香和墨香混合的气息。这暖意如此实在,如此不加掩饰,没有一丝一毫需要她踮起脚尖去够、需要她战战兢兢去维持的“分寸”。

    nbsp她眼前,却清晰地浮现出蘅芜苑月洞门前,宝钗那决绝离去的、挺直而冰冷的背影。那背影,和她无数次在宝钗口中听到的对黛玉的评判——“小性儿”、“多心”、“心思重”——重叠在一起,构成一个巨大而荒诞的讽刺。

    nbsp湘云忽然觉得心头那块堵了许久的巨石,“轰”地一声碎裂开来,不是疼痛,而是一种近乎残忍的清明。原来她要的,从来不是什么滴水不漏的“周全”,也不是那放在秤盘上、需要她用“懂事”去交换的“好”。她想要的,不过是一份无论她是莽撞还是窘迫、是得意还是失意,都肯真心实意待她的热肠子!是像此刻怀中这手炉一般,不问缘由、不计得失的暖!

    nbsp宝钗的体贴,是锦匣里的明珠,光芒璀璨,却需小心捧护,唯恐失手跌落。那体贴里藏着太多冰冷的算计与权衡,每一分好都标着无形的价码。而她史湘云,骨子里那份未被磨灭的天真与赤诚,终究容不下这份带着枷锁的“好”。这看似坚固的友谊小船,在触及这无法妥协的根本时,便如同撞上了冰冷的礁石,注定了倾覆的命运。

    nbsp窗外的雪,渐渐下得密了,不再是细碎的雪沫,而是片片鹅毛般的雪花,无声地覆盖着这座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暴的园子。寒意似乎更重了,从门窗的缝隙里丝丝缕缕地渗进来。

    nbsp湘云却不再觉得冷了。她紧紧抱着那个暖炉,将脸颊轻轻贴在温热的棉套子上,仿佛能汲取到那份毫无保留的热度。昏暗中,有什么滚烫的东西,终于冲破了那层冰冷的硬壳,顺着她的脸颊无声地滑落下来,一滴,又一滴,砸在暖炉温热的棉套上,洇开深色的圆点,瞬间又被那暖意吸干。

    nbsp屋外,雪落无声,渐渐将白日里的喧嚣与疮痍,温柔地覆盖。

    喜欢。

第261章 友谊的秤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