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搅屎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3章 永宁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祖皇帝立国时,改天下兵马为卫所制,当时全国有兵力一百八十余万。

    到了永乐年间,由于朱老四也是个马上皇帝,还曾五征蒙古,军队数量达到了大明的最高峰,足足有两百八十多万人。

    之后随着卫所制度不断被上层阶级破坏,卫所兵的数量和质量都一直在下滑。

    到了如今的大明,卫所在册的兵额虽然还有八十八万,可实际兵力已经不足三十万,就这还是算上全部的老弱。

    徐弘基谋反时,纠集了长江以南的所有卫所兵,也不过堪堪十八万。

    这十八万人有将近一半被杀,剩下的一半全部张世康放归,因为那些兵毫无战斗力可言。

    种地倒是一把好手,再加上又沾染了不少兵痞的坏习惯,倒不如重新募兵重新练更简单。

    北方数省的卫所实际兵力,他在今年也统计过了,大概就是十二万人。

    限于北方不断的叛乱和相比南方艰苦的条件,这十二万人里,大概能筛选出四五万勉强合格的兵来。

    但这远远不够。

    “如今内忧外患还未解决,总是调动边军去内地,不仅徒耗粮草,也容易被外敌趁虚而入。

    是以,大明仍旧内地仍旧需要庞大的军队,来震慑居心叵测之辈。

    陛下,臣建议,重组一支专门应对内地治安、叛乱的军队,兵额定在六十万人。”张世康认真的道。

    裁撤卫所,取消屯田,全部改为募兵制。

    什么叫做大刀阔斧,便如是也。

    在场的人都清楚,崇祯皇帝已经将军务大权全权交给了张世康,从职权上来说,他们是无权干预的。

    另一方面,若是趁此机会裁撤掉卫所,也算是割掉了一个毒瘤。

    张世康在大江南北杀了一年,除却四川外,各地倒是还算安生。

    但现在安生,可不代表以后也会安生,没有了卫所兵,大明仍旧需要庞大的兵力,在维持关内庞大疆域的安宁。

    六十万人看似不少,实际却并不多。

    “朕既任你为兵马元帅,军务之事当然由你来定,只是世康啊,你不是说银子要省着点用吗?”

    征募这么多的士兵,军械、粮草、军饷是一笔高额的支出。

    “陛下,该省的省,该花的花,足够强大的兵力,将为日后很多的对外行动提供助力。”张世康回道。

    日后不论是做海贸,还是对外作战,国防力量都是一切的后盾,这是张世康十分坚信的事情。

    “嗯,你心中有数就行,不过若是裁撤卫所,五军都督府又如何处置?”崇祯皇帝又问道。

    如今卫所没了,五军都督府的位置就变得有些尴尬。

    “回陛下,臣的想法是这样的。

    五军都督府仍旧保留,但需要精简,将五军都督府改为都督府,官员不再只是由朝廷的勋戚担任,且不得世袭。

    还有,臣……想改革兵权调度问题。”张世康迟疑了一下道。

    大明军政是朱元璋在前朝的基础上改良出来的,简而言之就是,天下兵马归五军都督府统帅,但五军都督府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

    同样的,兵部只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一旦遇到战事,天子任命将领作为统帅,由兵部调兵给将领,赶赴战场作战。

    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开,有利于避免形成军阀。

    但弊端也同样不小,临时指派的将领,极容易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问

第383章 永宁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