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嘻哈史诗看古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王城阴影:郑庄公的家国恩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秋初期,郑国的新郑城高墙厚,街市上人头攒动,商队往来如织,一派繁荣景象。可在郑国王宫里,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国君郑庄公坐在主位上,看着手中的竹简,眉头紧皱,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与无奈。这看似风光的背后,藏着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悲剧。

    话说多年前,郑武公的夫人武姜临产,本是件大喜事,可偏偏这头胎生得极不顺利。武姜疼了整整一天一夜,最后孩子竟是脚先出来的,也就是难产。在那个迷信的年代,这样的生产方式被视为不祥之兆。孩子生下来后,武姜看都不愿多看一眼,随手给孩子取名“寤生”,意思是倒着生的,打心眼里就嫌弃这个孩子。

    不久后,武姜又生下了小儿子共叔段。这次生产十分顺利,小儿子白白胖胖,哭声响亮。武姜满心欢喜,将全部的母爱都倾注在了共叔段身上,对寤生却愈发冷淡。在她眼里,寤生就像个灾星,而共叔段才是她的心头宝。

    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武姜对共叔段的偏爱也越来越明显。有好吃的、好玩的,全给共叔段;寤生眼巴巴地看着,却只能得到母亲的冷眼。郑武公在世时,还能平衡一二,可等他一去世,寤生继承君位,成了郑庄公,武姜就开始明目张胆地为共叔段争取利益。

    “你弟弟年纪小,应该多照顾他。”武姜坐在宫殿里,语气强硬地对郑庄公说,“把制邑封给他吧,那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郑庄公心里一惊,制邑可是郑国的军事要地,母亲这分明是在为弟弟培养势力。他强压下心中的不满,恭敬地回答:“制邑不行,当年虢叔死在那里,太凶险了。除了制邑,其他地方任凭母亲挑选。”

    武姜撇了撇嘴,想了想,说:“那就京邑吧!”京邑虽然比不上制邑,但也是个大城,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大臣们纷纷劝郑庄公:“京邑太大了,共叔段要是在那儿发展势力,将来恐怕会威胁到您的地位!”

    郑庄公却只是淡淡一笑:“这是母亲的意思,我怎能拒绝呢?”就这样,共叔段被封到了京邑,人们都称他为“京城大叔”。

    共叔段到了京邑,在武姜的支持下,开始招兵买马,扩建城墙。他把城墙修得比都城的还高,还偷偷训练军队,打造兵器。有人把这些情况报告给郑庄公,郑庄公却只是摆摆手:“随他去吧。”

    大夫祭仲看不下去了,焦急地说:“主公,共叔段这是要谋反啊!您再不管,就来不及了!”

    郑庄公望着远方,眼神深邃:“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他心里清楚,现在动手,不仅师出无名

第265章 王城阴影:郑庄公的家国恩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