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方剂杂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补阳还五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草问答》中"气载血行,血养气生"的句子在喉间滚动。

    西厢房突然传来喧哗。商队首领的床榻前,桃仁正用银针刺其十宣穴,血色却凝在指尖不散。红花抖开红绸裹住病人双臂,绸面《医方集解》的朱砂批注隐隐发亮:"血痹重症当用虫类药!"

    寅时的更鼓惊飞檐角铜铃。议事厅内,七盏桐油灯按北斗方位排列,映着《圣济总录》中的"七方十剂"图。黄芪端坐主位,背后屏风绘着《黄帝内经》的"九宫八风"图。当归居左首位,面前摆着《女科要诀》和带血渍的城防图。

    "请地龙少侠上座。"黄芪指向右侧末位,《本草纲目》中"地龙性寒下行"的记载化作青玉席垫。少年刚要落座,赤芍的折扇拦住他:"按《本草经集注》的'三品分类',通经活络当列佐使之位。"

    桃仁突然拍案而起,腰间桃核串珠哗啦作响:"《药品化义》说我们破血药是'急先锋',怎能在末席?"红花按住她肩膀,红绸拂过《医林改错》的"逐瘀汤"方解:"王清任说过,活血需配补气方能持久。"

    窗外骤雨突至,黄芪起身推开雕花木窗。雨帘中,破损的城墙如老人残缺的齿列,商道淤塞处泛着血色的泡沫。他解下佩剑压在《伤寒论》上,剑鞘刻着"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的仲景遗训。

    地龙蜷在暗渠深处,石髓在掌心发出幽光。按照《雷公炮炙论》记载,他咬破指尖将血滴在石髓上,青玉般的石料竟开始蠕动。突然整个暗渠震动起来,砖缝渗出带着当归药香的血水,在石髓指引下汇成血色溪流。

    "成了!"少年顺着水流方向掘开最后一道石闸,《外台秘要》中"通络如治水,导其势而利之"的箴言化作奔腾的水声。淤塞的商道突然传来裂帛之音,桃仁的短剑与红花的绸缎在泥沼中撕开缺口,浊流裹着《本经逢原》记载的"败血"冲向城外。

    城楼上,当归夫人将四物汤浇入城墙裂缝。砖石发出龟甲灼烧般的噼啪声,《杂病源流犀烛》中"新血生则瘀血去"的奥义在青砖表面凝结成蛛网般的血丝。黄芪的佩剑突然鸣响,剑锋所指处,朝阳刺破云层。

    商队首领在晨光中睁开眼,看见赤芍正在他掌心画《难经》的"十五络脉图"。川芎捧着《和剂局方》在院中踱步:"当加四君子汤固本培元......"他的青衫扫过药柜,写着"气血双补"的瓷罐突然发出共鸣。

    雨后的阳和城弥漫着土腥气。黄芪站在修复的城楼上,望着川流不息的商队。当归夫人的药柜新增了《医方考》记载的"八珍汤"配伍,地龙修补的暗渠旁立着《针灸甲乙经》的石碑。

    "将军可知'补阳还五'的真意?"赤芍摇着新换的折扇,扇面是《类证治裁》的方剂图。突然一阵马蹄声传来,信使高喊着"京中御药房急件"穿过城门。黄芪展开信笺,《古今名医方论》的书页无风自动,正停在"黄芪用量五倍于诸药"的段落。

    暮色中,七位医者在城楼悬起《千金翼方》的琉璃灯。当归夫人取出浸透药汁的城墙砖,砖体经络中流淌着淡金色的液体。当地龙将最后一块石髓嵌入地基时,整座城池忽然响起编钟般的轰鸣——《黄帝内经》"气血调和,长有天命"的箴言,化作万家灯火次第点亮。

    ……

    暮春的晨雾里,一队插着"济世堂"旗幡的车马驶入阳和城。为首的青袍老者手持《医方捷径》,腰间悬着的紫金葫芦刻着"万应灵丹"。商队首领闻讯赶来,指着自己麻木的左腿嚷道:"都说您是活神仙,快给我扎几针!"

    老者捻须而笑:"《针灸大成》云'治风先治气',待老夫用大周天针法......"银针甫入风市穴,商贩突然面色潮红,额头渗出黄豆大的汗珠。红花瞥见针尾缠着的艾绒,惊道:"这是《伤寒论》禁用的'火针劫汗法'!"话音未落,病患已口吐白沫昏死过去。

    药铺内,当归夫人揭开患者衣襟,见胸口浮现蛛网状青纹。《临证指南医案》中"误汗亡阳"的记载在她脑中闪现。赤芍以扇骨轻叩《温热论》书页:"叶桂说过'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如今气随津脱,当用......"

    "用四逆加人参汤!"济世堂老者抢过话头,从葫芦倒出乌黑药丸。川芎突然夺过药丸碾碎,厉声道:"《本草崇原》明示附子'斩关夺门之将',患者脉象细数如雀啄,分明是《脉经》说的'七怪脉'!"

    地窖中的《备急千金要方》在烛火下泛黄。黄芪将军将虎符浸入药汤,青铜纹路吸饱四君子汤的甘香。病榻前,误治的商贩气若游丝,指甲泛起《形色外诊简摩》记载的"鱼鳞甲"。

    "取生脉散合补阳还五汤。"当归夫人将黄芪根须投入药炉,火苗突然转为青碧色。《本草乘雅半偈》中"黄芪得地三之火味"的记载化作蒸腾药气,顺着患者十二经别游走。地龙将石髓粉混入药汁,暗渠流水声竟在瓷碗中回响。

第106章 补阳还五汤[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