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蒿芩清胆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芩的金文锁住龙角。当半夏引太阴寒泉浇灭相火时,众人发现书生袖中藏着半本《金瓶梅》。碧玉散轻叹:"情志郁结化火,终成胆热上扰。"李某耳中流出黄脓的瞬间,药灵们听见肝胆相照的铮鸣。
月圆之夜,青蒿在碧玉潭边梳理着被邪火燎焦的发尾。黄芩捧着新誊写的《湿热条辨》走来,玄衣沾满露水:"你可想通了?少阳枢机不利,诸症皆由此生。"青蒿将银簪投入潭水,涟漪里映出药灵们的身影,"就像青黛调和滑石之寒,半夏需要陈皮的辛散..."
潭底突然升起七彩光晕,《黄帝内经》的玉版浮出水面,刻着"和其不和"四个古篆。药灵们相视而笑,他们终于懂得,千年修行的真谛不在独善其身,而在五味调和的无上境界。
————————
蒿芩清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青蒿脑钱半至二钱
淡竹茹三钱
仙半夏钱半
赤茯苓三钱
青子芩钱半至三钱
生枳壳钱半
陈广皮钱半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钱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
【证治机理】证为少阳胆热偏重,湿阻三焦兼痰浊之候。邪阻于少阳,三焦气机不畅,水道不利而生湿;胆经郁遏,相火乃炽而热盛,以致少阳枢机不利,湿热痰浊而生。少阳位于半表半里,胆经郁热偏重,正邪分争,故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胸胁胀痛。胆热犯胃,痰浊随胃气上逆,故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湿阻三焦,水道不畅,以致小便短少,其色黄赤。病在少阳,湿热痰浊为患,故舌红苔白腻,或间现黄、灰等杂色;脉数主热而右滑主痰,左弦主少阳气郁。治宜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方解】青蒿脑(即青蒿之嫩芽)苦寒芳香,既清透少阳邪热,又辟秽化湿;黄芩苦寒,善清胆热,并能燥湿,两药相合,既可清泄少阳之热,又能燥化少阳之湿,共为君药。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两药相合,清热化痰和胆胃,共为臣药。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陈皮理气化痰,宽胸利膈,两药相伍,理气化痰消胀闷,共为佐药。赤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导湿热从小便而去,为佐使药。本方为治少阳湿热兼痰浊证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芳香清透以畅少阳之枢机,苦燥降利以化湿郁之痰浊。
【方歌】俞氏蒿芩清胆汤,陈皮半夏竹茹襄,赤苓枳壳兼碧玉,湿热轻宣此法良。
第31章 蒿芩清胆汤[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