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诸葛亮到达长安,七月一收复长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须臾,他猛然睁眼,沉声道:“不可出兵中原。八月,倭军必破朝鲜,若辽东失守,中原亦危。”
“传我军令——坚守辽东,等待卑弥呼妖军来犯。”
建兴五年七月初一,长安城外,晨雾未散。
诸葛亮身披青袍,立于高台之上,羽扇轻摇,冷声传令:
“魏延、马岱、子龙,即刻率军绕道东门,作佯退之势,务必惊动魏军主帅。姜维率五千伏兵,隐于北门外林间。待魏军一出,赵子龙率军从东门杀入,策应内外,一举破城。”
魏延擂胸大笑:“丞相放心,魏军中我一人可斩十将!”
马岱抱拳:“神骏已备,定不辱命!”
赵云只是点头,一语不发,眼中雷芒已起,杀机凛冽。
霍弃疾跃上马背,手持长枪,言简意赅:“丞相,末将只问一事——护您,不离左右,便可。”
诸葛亮笑了笑:“你若在,我无忧。”
在长安城,曹真坐于帅位,面色凝重,望着长安各门的沙盘,沉思许久。
“报!蜀军东门佯退,旗号未收,疑似主力已撤。”
曹真眉头紧皱:“诸葛亮老谋深算,岂会轻易撤军?怕是诱我出城。”
张合冷笑:“他若真撤,我们便错失良机;若是假撤,我等主将亲征,岂会怕他!”
邓艾捻须:“眼下长安粮草紧张,若再困一月,士卒必动摇。”
郭淮低声道:“不如派小股部队试探?”
这时曹臻走上前,昂首自信道:“诸位将军勿疑,诸葛亮虽多智,我自有妙计。”
曹真狐疑道:“何计?”
曹臻一笑:“到了城外你们便知。”
曹真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既如此,邓艾、张合、郭淮随我出西门,曹臻为前锋,试探蜀军虚实。”
西门之外,诸葛亮早已等候,霍弃疾站于其侧,长枪直指前方。
“来了。”诸葛亮轻声道。
只见魏军浩荡而出,旌旗翻飞,曹臻当先,口中大喝:“诸葛老贼,你可敢一战!”
诸葛亮不言,只向霍弃疾轻轻一点头。
“末将在!”
霍弃疾手中长枪猛然砸地,周围地面颤动,一股莫名气浪将前锋震得人仰马翻。
曹臻勉力稳住,却还未反应,一支雷枪破空而至。
赵云从林中飞驰而来,银枪暴雨,杀入魏军。
“杀——!”
赵云怒吼如雷,曹臻尚未布下半点“妙计”,便被一枪洞穿心口,倒地而亡。
魏军顿时大乱。
“中计了!”张合大惊。
正欲后撤,魏延已杀至,一刀劈裂前锋,张合挥双手三毒抵挡,魏延冷笑:“你那毒,我早看不顺眼了!”
魏延强悍之力压倒张合,数回合后将其头颅砍下。
邓艾大喝:“退回去!”
却不知霍弃疾早已封死退路,长枪横扫,地面一道裂痕封锁后方,魏军士兵纷纷跌落。
邓艾愤怒交战,与霍弃疾激战三十回合,霍弃疾找准破绽,枪柄敲地定身术发动,邓艾动作迟滞半秒,霍弃疾顺势枪出如龙,一枪刺穿咽喉。
郭淮更惨,试图以水遁逃走,却被赵云从背后一枪刺中,钉死在岩壁之上。
三员魏将,尽数死于战场。
长安城门大开,赵云、魏延、马岱率军自东门杀入,与霍弃疾合围内外。
蜀军如潮,魏军大乱。
曹真面色惨白:“不好,中计了!”
他咬牙下令:“打开暗门,撤退!”
原来长安有一密道,直通灞水西岸。
曹真亲率亲兵,从暗道突围,未及抵抗,便放弃城池,仓皇而逃。
午时,诸葛亮入城,苍生夹道,百姓跪迎。
“拜见丞相,吾等盼汉家重归多年矣!”
诸葛亮望着破城满地狼藉,沉声道:“百姓不幸,魏贼之过,我汉军当还百姓太平。”
赵云、魏延、马岱、姜维等人步入城中,皆感慨万千。
姜维拱手:“丞相,我愿镇守长安,抵御反扑。”
诸葛亮点头:“好,你在,我放心。”
他目光看向东方,神色忽然沉凝:“此战虽胜,然魏尚在,东吴未平,北有匈奴,东北有倭寇……我大汉,尚需奋战!”
此刻,距长安千里之外的辽东。
司马懿静坐帐中,面色如水。
有斥候来报:“报!长安已破,曹真弃城逃窜。”
司马懿轻轻一叹:“果如我算。”
身旁将领惊道:“将军不出,蜀军一路横扫……陛下必有所问责。”
司马懿摇头:“倭寇才是真祸。中原之争,不过政权之易;异族入寇,乃生灵之劫。”
“传我令,修筑辽水防线,备战妖军卑弥呼。”
他望向东方海岸,喃喃道:“风起了,倭寇将至。”
第21章 诸葛亮到达长安,七月一收复长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