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拉夫连季:我要复辟沙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929年10月16日,基辅,第十二机械厂。
天刚蒙亮,第二车间内已经传出焊接的劈啪声。三十名从苏梅调来的焊工整齐分布在车间四个焊接点上,照着最新图纸焊接大型车床底盘的骨架。电弧如蓝白色闪电划过钢板,空气中弥漫着焦炭、油脂和金属的混合味道。
保尔没坐办公室,而是直接站在作业现场。他的上衣早已被火星烧出几个小洞,额头挂满汗珠,嘴里喊着每一个关键点的位置与精度要求。
“第四段再加0.2毫米!注意平整度!”
“谁手发抖,就下去喝水冷静十分钟!”
他一边喊,一边亲自上手。午前他已焊完两个车架支柱,手掌磨出新茧,但毫无怨言。和他一起的本地工人都看在眼里,有人开始闭嘴,有人开始效仿。一个叫瓦西里的年轻本地工人悄悄跟同伴说:
“他不是来拿架子的。他是真的想干成这事。”
本地人与外来焊工之间的隔阂,正在悄悄松动。
然而,车间西南角的一处角落,有另一种“焊接”正在悄悄进行。
拉夫连季·巴伊诺夫,厂内的老电工,此刻正假装检查配电盘。三十多岁,面无表情,眼神警惕。他左耳后有一道旧疤,是几年前因“设备事故”留下的。没人知道,他的父亲是安东·巴伊诺夫,前沙俄近卫军上校,在白军失败后流亡国外,如今已秘密回到苏联境内。
拉夫连季从小听父亲说:“布尔什维克是肮脏的匪徒,是暴民。他们抢走了真正属于俄罗斯的荣耀。”
他记住了。
而如今,他决定不再沉默。
焊接声中,他低声和一个戴灰帽的男人交换了一下眼神。那人叫阿列克谢,车间临时物料员,也是地下组织的第二联系人。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交换信息——工具箱中的小纸条:
“日内晚,旧仓库,讨论组建‘复国军。准备好名单。”
拉夫连季默默点头。
当天傍晚,农娜正在办公室里复核生产日报。三十人的工作量几乎比本地六十人还高,效率图表上的红线不断上扬。
“如果这种效率能维持一周,我们就能提前十天完成第二车间的底盘焊接。”她对着汇总表说。
喀秋莎坐在一旁修吉他弦,嘴里哼着调子:“你就不能高兴一点吗?你是想完成任务,不是念悼词。”
“完成任务不能靠笑。”农娜淡淡道,“尤其当我们背后不只是生产,还有政治。”
“你觉得会有人搞破坏?”喀秋莎停下动作。
“不是‘会不会,是‘什么时候。”农娜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灯火通明的车间。
夜深,老仓库,偏僻角落。
六人围成一圈,拉夫连季站在最前。
“我们不能再等了。”他说,“这不是一个厂的问题,是整个国家的问题。苏维埃要把俄罗斯拖进泥坑,而我们要把她从污泥中拉出来。”
有人低声问:“怎么做?”
“先在厂里控制几个关键岗位——配电、物资、保卫、通讯。然后等待外部的消息。等父亲的联络人带来指令,我们就行动。”
“行动的意思是……武装?”
拉夫连季目光一沉:“我们是复国军,不是游击队。当然要武装。”
现场一阵低哼声,有兴奋,也有恐惧。
“你确定你父亲的人会来?”
“他不是‘人,他是俄罗斯荣耀的残存。”拉夫连季一字一句,“现在,只差我们做出选择。”
六人沉默。黑暗中,灯泡微微闪动,如心脏抽搐。
第二天凌晨,保尔独自在车间内检视前一晚的焊接质量。他用尺测了一块骨架的倾斜角度,正准备记录,突然注意到配电盘边有一串未登记的工具箱。
他走过去翻看,发现一张小纸条夹在钳子下:
“十月结束之前,终结赤色幽灵。”
他盯着这行字,神色复杂。字迹不熟,但语气太熟。他知道这种话不是愤怒,是计划。
他把纸条藏进衣袋,默默回头,望着这座即将重生的车间。他的眼神冷了几分。
天将亮,生产又将开始。
焊接的火花将继续飞溅,但在火花背后,阴影也开始蠢动。
革命的建设者与旧时代的残党,正在同一间工厂内,为不同的未来
第3章 拉夫连季:我要复辟沙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