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中原篇·安南亡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行部队绕至西门,准备夜袭开门;穆桂英则亲率中军,准备趁夜间风势强烈时火攻破城。
夜幕降临,昇龙皇城灯火通明,安南军士紧张备战。陶甘沐巡视城墙,心知守城之难,咬牙下令:“每一寸城砖,都必须用命来守!”
夜里三更,乔峰率军猛攻正门,喊杀震天。陶甘沐亲自出战,凭一己之力,挡住了乔峰三掌。
“安南刀法果然不弱!”乔峰心中赞叹,双掌不留情,连发六式“降龙十八掌”,每一招都如雷霆万钧。
就在此时,西门忽然火光冲天,原来狄青已经带人点燃箭塔,安南士兵惊慌四窜,西门守军顿时大乱。
“开门!”狄青大喝一声,宋军破门而入,如猛虎入羊群。
穆桂英率中军乘势杀来,三军合围,直逼城中心。
李佛玛仓皇上马,欲带亲军冲杀,遇上乔峰,被连退十丈。他满脸是血,惊惧道:“此人怎如此可怕?”
陶甘沐拼死杀出重围,救下太子,两人败走入皇宫。
昇龙皇宫内,火光映红了整片夜空。李公蕴站在殿前,看着那片滚滚而来的火光与刀剑,仿佛看到了安南末日。
他喃喃自语:“终究还是低估了大宋。”
1021年5月25日夜,宋军主将穆桂英率领大军踏入皇宫,身披银甲,眉眼冷峻,关刀尚有未干的血迹。乔峰、狄青紧随其后,一身征尘,满面杀气。大殿内火光摇曳,昏黄中照出李公蕴父子几分狼狈的脸色。
李佛玛单膝跪地,胸前染血,剑断了,人也憔悴了。他抬头望向穆桂英,怒意中带着悲凉:“你们胜了。昇龙城,归你们了。”
李公蕴眼神复杂,缓缓摘下头冠,交于穆桂英面前:“自今日起,安南愿归大宋,臣服天朝,听命差遣。但恳请将军手下留情,不要屠我百姓。”
穆桂英冷冷望着他:“你当初起兵犯我疆土,可曾想过边关将士与岭南百姓的血泪?”
“……我知罪。”李公蕴低头,声音沉重,“愿以一国之主之身,赎此过错。”
乔峰拂了拂沾血的掌心,道:“李公蕴虽有野心,但不是庸主,若真降,便无须再造杀孽。”
穆桂英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将李公蕴父子交押岭南,封为‘归化侯,不得离开封地,不得与外人勾连,若违此令,杀无赦。”
安南亡国,皇宫悬起大宋铁旗。城中百姓本忧遭屠,却见宋军秋毫无犯,士卒自律,秩序井然,心中惶恐方才稍安。
陶甘沐负伤未死,在昇龙陷落当晚自请投诚。他虽为安南柱国重将,却目睹本国败亡后,深知再战无益。穆桂英不杀降将,命他率原安南旧部协助宋军防备北辽。
“陶将军,安南已亡,你愿为我宋国出力?”穆桂英问。
陶甘沐拱手:“我陶某非忠于某朝某代之人,只服强者。宋能容我,陶甘沐愿以余生守边土。”
穆桂英点头:“好,我便信你一次。”
安南百姓多感宋军军纪严明,纷纷归顺。自此,安南并入宋土。
6月2日,消息传至汴京。
太后刘娥坐于紫宸殿中,听完宰相包拯呈上战报,沉默良久。
“安南亡了……百年南藩,终归大宋。”她低声道。
包拯正色道:“穆将军、乔大侠、狄青三人合力,攻陷昇龙,收复两广之南,可谓大功一件。”
太后点头:“穆桂英果然不愧为巾帼英雄。”
“臣请封穆桂英为‘靖南大将军,加封三等侯爵。乔峰、狄青亦应有功封赏。”
“准。”
随后,她目光落在另一份奏章上,神色沉重。
“但北方呢?”
包拯神色一肃:“辽国虎视眈眈,边境不断骚扰。孙悟空、杨戬、哪吒等人已于五月初秘密北上,协助杨延昭镇守云中之地。”
“辽人如今借口为李公蕴鸣不平,或将以此为由南下征战。”
“可我宋朝皇帝年幼,天子龙气已失……”太后说到这里,突然停住,语气低沉。
包拯亦叹:“如今人心浮动,正该用铁腕安邦。”
太后眼神坚定:“传令下去,安南并入岭南道,设‘安南行府,由岭南节度使节制。陶甘沐暂为副使,试用三月,若无异心,再议实封。”
“是。”
她又望向窗外,道:“安南已平,接下来,就该收拾北方那帮狼子野心了。”
与此同时,北地边境,孙悟空站在边塞高台之上,披风烈烈。
“猴哥,”哪吒踩着风火轮飞来,“安南那边打完了,汴京让我们准备接辽人的主攻了。”
孙悟空捏了捏手腕:“俺老孙正想活动活动筋骨。”
杨戬也在一旁,天眼微睁:“辽国已有异动,耶律隆绪召集了无天、萧远山、李元昊等人,或将合兵南下。”
哪吒眼神一凛:“看来大战要开始了。”
孙悟空咧嘴一笑:“来得好,俺老孙早就想找无天算账了!”
风起北地,战云再临。
大宋平定南方,北地却风雨欲来,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
第17章 中原篇·安南亡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