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兄弟之争,不可避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己的立场上,三兄弟在朝局之中各自为战,让他深感不安。
而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则是闻仲的势力,他们知道,今晚的谈话,关乎大唐未来的政治格局。
更关键的是——东宫和秦王府的人,都已经到了宰相府外,等着觐见宰相。
东宫派来的使者是魏征的心腹,一名身穿儒服的官员,他在府门前等待片刻,便被引入厅堂。
他拱手行礼,语气恭敬,但话语之间却带着锋芒。
“宰相,太子殿下有令,望宰相能看清局势。”
闻仲端起茶盏,缓缓吹去茶叶,淡淡道:
“哦?何为局势?”
使者见闻仲未表态,便沉声说道:
“秦王虽有军功,但其权势已然过盛,朝堂中许多大臣已隐隐向他倾斜。陛下让三王分权,是为了制衡,可如今秦王仍执掌兵权,难道宰相不觉得,他的野心太大了吗?”
闻仲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轻轻放下茶盏,目光落在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身上。
房玄龄微微点头,似乎对这番话有所认同,而杜如晦则若有所思。
李靖忽然开口道:
“太子乃嫡长子,按理说应当继承大统,可秦王功高盖主,天下百姓皆颂秦王之名,甚至将他比作当年的周武王,这确实是个隐忧。”
闻仲轻轻敲了敲桌面,沉吟道:
“此事,我自有分寸。你回去告诉太子,不要急躁。”
东宫使者心中不安,他知道这并不是明确的支持,但也不敢再多言,只能拱手退下。
几乎在东宫使者离开后不久,秦王府的人便到了。
来者是尉迟敬德,他行事一向直爽,不像文官那般拐弯抹角。他进门后,直接拱手道:
“宰相,殿下让我告诉您,东宫那边不会善罢甘休。太子对您的态度,究竟是信任还是利用,宰相应该已经看得清楚了吧?”
闻仲没有回应,而是端起茶杯,静静地品了一口。
尉迟敬德继续说道:
“秦王殿下这些年征战沙场,开疆拓土,百姓敬仰,可太子却一直视殿下为威胁。现在太子府已经开始布局,试图扳倒秦王,宰相若是继续袖手旁观,恐怕日后大唐的未来……”
他没有继续往下说,但言外之意已经很明显。
闻仲放下茶盏,沉声道:
“秦王和太子,都是陛下的儿子,我作为宰相,自然希望他们兄弟和睦,而不是彼此倾轧。”
尉迟敬德皱眉道:“可太子并不希望和睦。”
房玄龄这时开口道:
“秦王确实军功卓着,可太子乃嫡长子,继承大统乃是正统。宰相的选择,必然要符合国本。”
杜如晦沉吟片刻,忽然开口道:
“可如今的问题是,天下百姓更倾向于秦王,宰相若是一味支持太子,恐怕会激起民怨。”
长孙无忌一直未发一言,此时却忽然笑了笑,道:
“如今的局势,关键并不在于秦王的军功,而在于陛下的态度。只要陛下始终站在太子一边,秦王即便再受百姓爱戴,也无法违背君命。”
这句话,让在座的人都沉默了。
李靖深吸了一口气,道:
“可若是秦王一直被打压,迟早会反。”
闻仲看着桌案上的棋盘,缓缓道:
“既然如此,那就不能让局势彻底倒向任何一方。”
他目光微冷,缓缓落在尉迟敬德身上,道:
“回去告诉秦王,不要轻举妄动。”
随后,他又看向房玄龄和杜如晦,道:
“我们也该提醒太子,不要做得太过分。”
众人对视一眼,终于明白了闻仲的态度——他要维持平衡,不会让任何一方彻底胜出。
当夜,李靖悄悄进宫,觐见李渊。
李渊在御书房中,见到李靖后,忍不住叹了口气,道:
“你今晚来,可是为了太子和秦王的事?”
李靖拱手道:“陛下,宰相府今日收到了东宫和秦王府的使者,两边都在争取宰相的支持。陛下若是再不做决定,恐怕局势会彻底失控。”
李渊眉头紧皱,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道:
“当初朕以为三王分权,能够让他们各安其位,如今看来,还是朕想得太天真了……”
他抬头看着李靖,眼中透出一丝无奈。
“李靖,若是有一天,朕不在了,你希望这天下落在谁手中?”
李靖沉默片刻,终于缓缓道:
“陛下,臣只希望大唐安稳。”
六月十七日的夜晚,长安城看似平静,可暗中波涛汹涌。
宰相府内,闻仲已经做出了决定,他要继续保持平衡,不让局势失控。
可太子和秦王,已经不可能接受平衡,他们都在等待时机,准备出手。
而李渊,终于意识到——自己或许已经无法控制这场争斗了。
这一夜,注定是风雨欲来的前奏……
第41章 兄弟之争,不可避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