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番外——流放路上的见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服徭役的损失,肯定比正常要交的田税多得多,毕竟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要是有好处又怎么会害怕?
所以实际上徭役就是赋税。
百姓每年要抽出两个月左右时间无偿替当地衙门或者国家干活,有的时候会提供伙食,有的时候则不会,而且哪怕偶尔提供伙食,伙食也绝不会好到哪去,基本上也就是饿不死的那种程度。
如果负责人稍微贪婪一点。
伙食比不上猪食都正常。
运气好,建建房子,修修地方水利啥的死伤还行,运气不好需要挖矿,甚至于做一些更加危险的事情,比如说疏通黄河之类的大工程,又比如挖运河。
那死伤就很不好说了。
赶工期时,死一半都有可能。
而这年头,就是当兵死了都不一定有抚恤银子,又更何况服徭役死了呢。
但对于朝廷而言,每年收上来的银子基本上都不够用,很多工程全靠免费使唤百姓服徭役才能够搞定,如果要付钱雇佣的话,那么财政根本承担不起。
免费的使唤惯了。
谁还愿意再为之花钱啊?
“这不可能,那么多人一日三餐得消耗多少粮食,还每天中午那一顿都必须有荤的,又得消耗多少肉食?另外一个月二两银子,他们是不过日子了吗?
不可能,一定是假的,你胡说。”
“肯定是刚开始骗你们的,等过段时间,他们撑不下去了,没有足够的粮食,也没有足够银子,你看他们能不能提供一日三餐,能不能按时发工钱。”
“对对对,一定是如此。”
“升米恩,斗米仇,现在他们对那些贱民这么好,等以后给不了如此好条件的时候,你看那些贱民感不感恩!”
“我就等着这楼塌了!”
面对王淑婷和李星母子两人的叫嚣质疑,负责押送他们前往陇西的那几个差役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反驳,因为他们内心其实也有类似的担心。担心如今的这些善政,实际上只是昙花一现,很难以持续下去,担心未来会有所变化。
许久后,才有人坚定地反驳起来。
“不可能,元君府的公告栏写的清清楚楚,不是暂时免除徭役,而是永久免除徭役,就连兵役都要求自愿才行。
不得面部刻字,且月薪十两银子。
这样的朝廷谁会不支持!”
“元君府乃仙人所创,又怎么可能会言而无信,你们不要再胡说八道,不然免不了受一顿皮肉之苦,别以为我们不敢打你们。元君府的仙师可是给了我们不少药,只要不打死你们,还剩一口气,那些药就能把你们救回来,保证你们能够活着到达流放地点接受改造!”
“罢了,跟他们说这些干什么。”
“是啊,抽一顿就老实了!”
紧接着,众差役是理所当然的抽了众多皇族一顿,而一句话没说,平白因为王淑婷和李星母子,挨了一顿打的那些个皇族成员,事后实在气不过,也打了他们一顿。于是才刚离开洛阳城不到十里路,他们就已经浑身遍体鳞伤了。
负责的不得不掏了些药膏出来。
扔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擦。
免得半路上因伤口感染死亡。
之后的流放路上,他们母子两个包括其他皇室成员全都懂事了许多,基本上只看不说话,但是越看,他们却越觉得离谱,越觉得难以接受,难以想象。
先前他们一直以为,仅仅只是洛阳城附近在招聘大量百姓干活,毕竟一次性给几十万人每天提供一日三餐,同时还要发月钱,负担应该已经挺大了,很难再支撑雇佣更多人手去替他们干活。
但随着他们一路往西流放。
他们却愕然发现,路过的所有大城市都在大搞基建,而且如果说最开始小半个月,他们见到的很多地方百姓都面有菜色的话,越往后,干活百姓的气色就越好。衣服也从最开始勉强遮羞,到后来逐渐的变成了新衣服,保暖衣服。
一切种种都让他们难以理解,难以理解元君府到底哪来的这么多粮食,这么多银钱和这么多物资,供应全天下。
到后来他们已经麻木了。
甚至觉得对方有这般能耐。
夺取天下也是理所当然。
三个月后,他们一行人顺利到达流放地点,也就是陇西的丘陵区域,负责人表示,只要他们能将这片区域全部都种上各色植物,并且保证那些植物存活下去,就算改造成功,可以恢复自由。
刚开始众人是有些崩溃,但随着时间推移,倒也陆续习惯了,只是工作效率实在是有点低,平常吃的也相当差。
要不是专门给他们准备了不少药。
有的人可能直接病死。
直到当地衙门,给他们发放了不少农具以及协助干活的牲畜,他们的效率才总算提高了些,收入也略有增长,总算能赶上一些边远地区的普通百姓了。
之后又过了一年多。
当地衙门特地派人通知,要求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在他们负责区域尽量种上树苗或撒上各种植被种子,不管能不能活都得赶紧种上,这是他们早日摆脱如今流放处境,获取自由的唯一机会。
第一百四十七章 番外——流放路上的见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