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和宰相刘罗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颙琰游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佛在与历史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生怕有一丝灰尘玷辱了这些文化瑰宝下载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页加入书签

    当颙琰、刘墉等人的车马缓缓驶入曲阜城时,城门口早已是人山人海,站满了前来迎接的人群。孔繁德率领孔家主要成员,身着庄重而典雅的传统服饰,整齐地排列在城门一侧,恭敬地等候在那里。他们的神情庄重而肃穆,眼神中透露出对贵客的热切期盼与深深敬意。看到颙琰那装饰华丽的车驾缓缓驶来,孔繁德赶忙快步上前,双膝跪地,以最虔诚的姿态行礼,声音洪亮而又恭敬地说道:“孔氏后人孔繁德,率曲阜孔氏族人,恭迎皇子殿下、刘大人及诸位贵客光临曲阜,愿殿下及诸位大人旅途安康。”颙琰见状,赶忙从车驾上快步而下,亲自上前将孔繁德扶起,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亲切地说道:“孔先生不必多礼,久闻曲阜乃圣人之乡,文化底蕴深厚,今日得以来此,实乃本皇子三生之幸,能亲身体验圣人故里的魅力,实感荣幸之至。”

    随后,孔繁德引领众人前往孔府。一路上,街道两旁站满了热情的百姓,他们纷纷跪地,以最诚挚、最淳朴的礼节欢迎贵宾的到来。百姓们的眼中充满了敬畏与好奇,静静地注视着颙琰等人的队伍缓缓走过。颙琰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不禁由衷地说道:“曲阜民众如此尊崇圣人,足见儒家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刘墉笑着回应道:“殿下所言极是,此地乃礼仪之邦,儒家文化传承千年而不绝,犹如滔滔江水,源远流长,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进入孔府,孔繁德将众人引入正厅。厅内布置得典雅庄重,尽显古朴之风。正中高悬着“诗礼传家”的匾额,那匾额上的字迹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孔家世代传承的家风与教诲。两侧墙上挂着历代孔氏贤人的书画,这些书画风格各异,但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仿佛在向众人展示着孔家辉煌的历史与卓越的文化成就。众人落座后,孔家子弟轻盈地走上前来,献上了香气四溢的香茗。孔繁德微笑着说道:“殿下、刘大人,曲阜虽地处偏远,不比京城繁华,但向来以传承圣人之道为己任,矢志不渝。今日诸位莅临,实乃蓬荜生辉,还望不吝赐教,为我等传承之路指明方向。”颙琰微笑着回应道:“孔先生客气了,本皇子此次前来,正是怀着一颗虔诚的求学之心,想亲身感受圣人故里的文化魅力,聆听孔先生的教诲,还望孔先生能为我们详细讲解,让我们能更深入地领略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稍作休息后,孔繁德起身,恭敬地邀请众人前往孔庙参观。出了孔府,一行人迈着沉稳的步伐,步行至孔庙。孔庙的大门巍峨壮观,朱红色的大门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鲜艳夺目,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大门上金色的门钉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光芒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承载着无数的荣耀与记忆。孔繁德一边走,一边兴致勃勃地介绍:“这孔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与无数次的修缮扩建,才有了如今这般宏伟的规模。它不仅是祭祀孔子的神圣殿堂,更是儒家文化的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对圣人的敬仰与对文化的传承。”

    进入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棂星门。孔繁德指着棂星门,神情庄重地解释道:“棂星,乃天上文星,以此命名,寓意着孔子乃星宿下凡,身负教化万民的神圣使命,如同文星照耀大地,开启人类智慧之光。”颙琰抬头仰望,眼中满是敬畏与思索,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仿佛在感悟着这其中蕴含的深刻寓意。沿着中轴线缓缓前行,依次经过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每一道门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孔繁德都详细解说,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而又辉煌的时代。

    来到奎文阁前,孔繁德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说道:“这奎文阁,原,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闻名于世。‘奎乃二十八星宿之一,主文章,以此命名,意在尊崇孔子的文化功绩,他的思想犹如星辰般璀璨,照亮了人类文明的长河。”颙琰看着这座三层飞檐的楼阁,楼阁气势恢宏,飞檐斗拱之间尽显古朴之美。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屹立不倒,实乃建筑史上的奇迹。他不禁赞叹道:“如此宏伟的建筑,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心血,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穿过奎文阁,便是十三碑亭。亭内石碑林立,这些石碑仿佛是一部部无言的史书,记录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尊崇与祭祀。孔繁德带领众人逐一参观,绘声绘色地讲解着每一块石碑背后的故事。其中有一块石碑,是唐太宗李世民所立,上面的字迹虽历经千年风雨的侵蚀,却依然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当年唐太宗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孔繁德说道:“唐太宗以文治天下,深知儒家思想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对孔子推崇备至,此碑便是最好的见证。”颙琰仔细端详着石碑,心中感慨万千,说道:“帝王如此尊崇圣人,可见儒家思想在治国理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乃国家长治久安之根本。”

第144章 颙琰游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