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和宰相刘罗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剿灭台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率水师从海路进发,直逼高雄;徐副将,你与任提督则从陆路进军,相互策应。务必速战速决,不得有误!”

    黄仕简双手抱拳,朗声道:“卑职领命!我水师将士定当奋勇杀敌,不辱使命!”徐鼎士和任承恩也齐声应道:“谨遵大人吩咐!”

    然而,远在台湾的林爽文早已得到清军要来的消息。大里杙庄,林爽文与起义军将领们围坐一堂。陈泮眉头紧皱,说道:“爽文兄,听闻清军分三路前来,兵力众多,我们该如何应对?”

    林爽文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清军虽多,但他们远道而来,不熟悉地形。我们可采用游击迂回反包围之策。他们分兵而来,正好各个击破。”

    将领林勇点头赞同:“此计甚妙!我军熟悉本地情况,可利用地形优势,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林爽文接着说:“陈泮,你率一队人马,在清军必经之路设伏,骚扰他们的行军。林勇,你带另一队,准备随时接应。我则亲率主力,与庄大田的天地会兄弟配合,重点对付清军水师。”

    在高雄海域,黄仕简率领的清军水师正浩浩荡荡地驶来。黄仕简站在船头,一脸得意:“这小小的林爽文,竟敢与朝廷作对,此番我定要将他生擒,献给皇上,立此大功。”

    然而,他没想到,危险正一步步逼近。突然,四周响起了喊杀声,林爽文率领的起义军战船如鬼魅般出现,将清军水师团团围住。

    黄仕简大惊失色,喊道:“不好,中埋伏了!快,组织反击!”

    但此时的清军水师阵脚大乱,起义军利用战船灵活的优势,不断冲击清军船队。与此同时,庄大田率领的天地会在岸上也对清军发起攻击。

    清军腹背受敌,损失惨重。在这场高雄之战中,两千清军被庄大田的天地会重创,几乎全军覆没。黄仕简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窜。

    而在陆路,徐鼎士和任承恩的军队也被陈泮等人的游击战术搅得焦头烂额,进展缓慢,陷入了困境。

    消息再次传回京城,乾隆皇帝得知常青清军战败,怒不可遏:“这常青是如何带兵的?区区叛军,竟久攻不下,还损兵折将!”

    而在大陆这边,沿海各省在钦差大臣的监督下,迅速将防范措施付诸行动。浙江巡抚福崧亲自率领官兵,沿着海岸线巡查各个港口,督促炮台的修缮与火炮的安置。在宁波港,他发现一处炮台因年久失修,火炮射程受限,当即下令征调工匠,日夜赶工,将炮台加固,并换上了威力更大的红衣大炮。同时,福崧严格执行户口清查制度,对港口附近的渔村进行逐户排查,登记渔民信息,发放船牌,以防间谍混入。

    而远在山东诸城的刘墉,虽然身在家中丁忧,却时刻关注着台海局势和朝廷的应对举措。他听闻朝廷部分采纳了自己关于沿海防范的建议,心中稍感欣慰,但对于捐官一事,仍忧心忡忡。他深知,即便加以限制,捐官制度依然会带来诸多弊端,只是眼下朝廷急需军费,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一权宜之计。

    刘墉在家中反复思量,如何才能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前提下,为朝廷筹集更多的军费,同时又能保证平叛行动的顺利进行。一天,他在翻阅家中藏书时,偶然看到一本关于水利工程的古籍,书中提到了古代利用水利设施进行屯田的做法,这让他灵光一闪。他心想,沿海地区有许多荒废的滩涂和盐碱地,如果能够加以开垦利用,进行屯田,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还能为朝廷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用于军费开支。

    刘墉立刻提笔,给乾隆皇帝写了第三份奏章。在奏章中,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屯田计划:“陛下,臣深思军费筹集之策,以为可在沿海省份推行屯田之法。沿海有诸多荒废滩涂与盐碱地,稍加改造,便可开垦为良田。朝廷可招募当地无地农民与流民,给予他们农具、种子与一定的安家费用,组织他们进行屯田。同时,设立专门的屯田管理机构,负责监督与指导屯田事务。所产粮食,一部分留作屯田百姓自用,一部分上缴朝廷,充作军粮。如此一来,既能解决部分百姓的生计问题,又能增加朝廷收入,减轻军费压力,且无需增加百姓赋税,实乃一举多得之策。”

    此外,刘墉还在奏章中建议,利用沿海丰富的渔业资源,发展渔业贸易。他写道:“沿海渔业发达,渔业资源丰富。朝廷可鼓励渔民扩大捕捞规模,同时规范渔业市场,设立官方的渔业交易场所,对渔业贸易征收合理的赋税。如此,既能促进沿海经济发展,又能为朝廷增加财政收入。再者,可组织船队,将部分优质海产品运往内地销售,互通有无,进一步繁荣经济。”

    乾隆皇帝收到刘墉的这份奏章后,再次召集众臣商议。和珅看了奏章后,微微皱眉,说道:“陛下,这屯田之法虽好,但实施起来恐怕困难重重。沿海滩涂改造工程浩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短期内难以见效。渔业贸易征税,也可能引发渔民的不满,影响沿海稳定。”

    王杰却站出来支持刘墉的建议,他说道:“陛下,刘墉刘大人此策深谋远虑。虽然屯田初期投入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利国利民。沿海百姓若能通过屯田获得生计,必然会更加拥护朝廷,也能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至于渔业贸易征税,只要合理制定税率,加强管理,并不会引起渔民的反感。相反,规范的市场环境有助于渔业的长远发展。”

第120章 剿灭台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