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明末成饿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8章 勤王终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是一颗也没能砍来。

    nbsp最后孙传庭只能以此前斥候哨探敌情时,与清军哨探之间小规模骑战斩获的三颗满洲鞑子首级向朝廷报功,称在青山口附近追上了清军主力,三军用命,一番激战后大胜,斩获清军首级三百余,解救百姓三千余人。其实就是拿一路上死掉的百姓脑袋凑数,这些百姓的首级在军中巧手士兵的一番精心侍弄下,看上去与真的满洲鞑子几乎一模一样。

    nbsp捷报传至京师,崇祯皇帝、满朝文武对此心中都有数,都能猜到这些脑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但此时崇祯皇帝和兵部尚书杨嗣昌都急需一场胜利,以安天下人心,所以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nbsp镜头转向李明这边。接到勤王诏令后,他与钱守庸、王铁牛迅速在南阳展开部署。李明麾下只带了纪伯箫这个团,约两千人。

    nbsp李明分析局势后认为,清军劫掠已久,此刻大概率急于带着劫掠来的财富出关,发生大规模战斗的可能性较小。而且若调动更多的部队北上,后勤补给压力太大,钱粮耗费难以承受。权衡再三,他决定仅带纪伯箫这一个团北上勤王,行军速度也按常规保持在每日三十里左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一路之上,为解决钱粮问题,李明与钱守庸商议后,让侦察骑兵连和各营轮番扮作流寇模样,专挑那些高墙深垒的地主豪绅堡寨下手。河南中原之地本历来地主豪绅众多,且当时流寇肆虐,这些堡寨平时就囤积了大量财物粮食。李明他们觉得,若不加以取用,也会被其他流寇抢夺。就这样,他们每到一处,便挑选口碑最差的豪绅堡寨下手。手段也很是简单,大炮轰完步并冲,没有一个豪绅能顶得住一个回合的。其实李明也有自身的考虑,补充物资倒是次要的,主要还是为了锻炼部队的实战能力,毕竟长时间不打仗他也怕部队战斗力下滑啊。

    nbsp每日里,李明有叶青青在旁陪着经常“研究工作”,没事儿还能扮作强盗指挥大军打土豪、吃大户,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nbsp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仅过了半个月左右,大军刚走出河南境内没几日,便接到了新的圣旨。原来,清军已然全部撤出关外,崇祯皇帝怕各路勤王大军到了京师吃穷了国库,急忙下旨,大意就是爱卿辛苦了,清兵已退,此次勤王行动已无必要,即刻返回驻地好好休息。无奈之下,李明与钱守庸只好率部掉头,恋恋不舍地踏上归程,返回武昌。李明心里暗暗可惜:京师附近都是在职朝中大员的庄园,可惜这次没机会扮作清兵去抢一把了。

    nbsp就在李明整军北上之时,出于避嫌的考虑,他安排王铁牛率领三千骑兵赶赴开封,跟随河南巡抚王家祯一同北上勤王。王家祯对于王铁牛这个前任义军盟主本有所提防,但当看到他亲自率军而来,还毫无顾忌地只身进城拜见便彻底放下了心。于是王家祯满心欢喜地命陈永福点齐四千兵马,带着王铁牛的三千骑兵共计七千人马踏上了勤王的道路。

    nbsp陈永福的儿子陈徳车声牛犊不怕虎,历史上也曾是个猛将,有资料称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围攻开封时,陈德在城头一箭射中了李自成的左眼。陈徳接到圣旨时,他望着北方不禁仰天长叹,满心无奈与不甘:“本欲杀敌报国,怎奈战事瞬息万变,竟连与清军交手的机会都没有。没能让陛下看到我这一身本事,可惜了,可惜了。”

    nbsp但陈永福的一巴掌把他扇醒了:“你还不走,在这瞎嚎什么呢?还要跟满清鞑子兵较量?我看你是活腻歪了吧?”说着又是一巴掌。

    nbsp“爹,别打了,我走还不行吗?”

    nbsp“哎呦,别打了…”

    nbsp“不打你等你哪天被鞑子砍了脑袋我再打你啊?”

    nbsp“哎呦,爹,别打我了,下面的人还看着呢…”

    喜欢。

第348章 勤王终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