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明末成饿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6章 阿玉安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作战,色彩虽不绚丽,但生动地展现出她的英勇无畏。

    阿玉身着一套崭新的、只有参将以上高级武将才能穿戴的山纹甲,腰间别着一把由齐小天等人专门为她设计打造的新式燧发手铳。此款手铳工艺精湛,设计新颖,尚未量产,也未曾装备部队,阿玉成为第一个用上它的人,足见她在众人心中的特殊地位。此外,墓室中还摆放了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如阿玉用过的佩剑、行军地图等,这些简单的物件,承载着她为军队、为这片土地所付出的心血。

    墓室前方修建的祠庙,虽不奢华却庄严肃穆。祠庙分为前后两间,前间中央,阿玉的雕像静静伫立,她身姿挺拔,目光坚毅,仿佛仍在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民。雕像背后的墙上,挂着一份精心抄录的皇帝褒奖阿玉的圣旨,字迹工整,墨色清晰,让每一个前来瞻仰的人都能感受到阿玉所获的至高荣誉。

    后间宽敞明亮,这里陈列着阿玉生前用过的诸多物品。她穿过的旧军服,虽有些许磨损,但每一处补丁都记录着她在战场上的英勇身姿;那支伴随她征战的火枪,枪身泛着岁月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战火纷飞;还有她用过的水壶和水杯,质朴无华,却见证了阿玉在行军途中的艰辛。祠庙的另一堵墙上,详细记载着阿玉的生平事迹,从她投身军旅的那一刻起,每一次战斗、每一次胜利,都被一一记录,让后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的热血与忠诚。祠庙周围,种满了松柏,象征着阿玉的精神如同松柏般四季常青,坚韧不拔。祠庙前有一片空地,地面用平实的泥土夯实,可供李明带领部队前来举行祭祀仪式和接受教育。空地四周,种植着一些野花野草,虽不名贵,但生机盎然,寓意着阿玉的生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灭的痕迹。

    第三旅第五团的女兵们在一营营长翠莲的感召下,做出了令人动容的决定。翠莲眼含热泪地对姐妹们说:“阿玉长官为我们付出了一切,她的牺牲让我们心痛不已。如今,我们要用想办法自己的方式,送她最后一程。”姐妹们纷纷响应,她们放弃休假,自发地将赏银捐出,用于阿玉墓地的修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女兵们不辞辛劳。她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挖着墓穴,一铲一铲,仿佛要将对阿玉的不舍与敬意都融入这片土地。建祠堂时,她们细心搬运每一块砖石,精心雕琢每一处细节,手上磨出了血泡也不喊一声疼。种植花草时,她们小心翼翼地培土浇水,每一株花草都像是她们对阿玉的思念,在她们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她们用自己的双手,以义务劳动和捐款的方式,寄托着对阿玉深深的怀念,送别自己的老长官。

    半个月后,阿玉的安息之所大功告成。李明身着素服,亲自带领众人将阿玉的灵柩抬起,缓缓走向墓室。他神情悲痛而庄重,一步一步,仿佛承载着对阿玉无尽的敬意与哀思。进入墓室后,众人小心翼翼地将灵柩安置妥当,李明亲自指挥合上墓门。

    随后,在新建的祠庙前,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李明带领满天星、周威以及一众将士和百姓,怀着沉痛的心情,向阿玉表达深深的敬意与缅怀。

    从此,此地成为府谷县百姓心中极为特殊的所在。往昔,百姓们遇事祈福、还愿,总习惯前往传统寺庙烧香拜佛。可自阿玉安葬于此,她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深深烙印在百姓心间,渐渐地,人们开始转而来此祭奠阿玉。他们带着虔诚之心,向阿玉倾诉心愿,祈求生活顺遂。说来也奇,不少人传言,那些久未生育的夫妻,来此拜祭后竟如愿怀上子嗣;诸事不顺的人,回去后也感觉事事变得顺遂起来。一传十,十传百,阿玉在百姓心中俨然成为护佑一方的神灵,香火日益旺盛。

    同时,这里也是李明部队重要的教育基地。每当有新兵入伍,李明都会组织他们来到此处,让新兵们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聆听阿玉的故事,接受精神的洗礼。李明告诫新兵们,要以阿玉为榜样,永远忠于自己,守护好这片土地与乡亲,传承阿玉的英勇无畏和忠诚担当。在阿玉精神的激励下,一批又一批的新兵成长为李明麾下部队的中坚力量,将阿玉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喜欢穿越明末成饿殍请大家收藏:

第186章 阿玉安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