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明末成饿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章 初见左良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钱守庸、李明与平阳县令曹德懋在县衙稍作安顿后,三人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地商讨起当下局势。钱守庸身为延绥巡抚,凭借其职位之便,时常能收到三边总督传来的情报与命令,对局势的了解自然更为透彻。

    钱守庸一脸严肃,开口说道:“据三边总督传来的消息,那高迎祥听闻官兵来攻,率义军放弃了一些地方,退入磨盘山。在磨盘山进山的主要通道和驻点附近,他兵分三路御敌。咱们这次围剿,可得万分小心。”

    李明听完,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分析道:“钱大人,高迎祥这帮流寇向来以流动作战着称,绝不可能傻傻地在山里分兵等着咱们去攻打。那山里物资匮乏,光靠打点猎、摘点野果子,根本养活不了他们好几万兵马。依我看,他们肯定在山里待不长,必定会寻机出来攻城略地,补充粮草辎重,扩充势力。咱们得提前想好应对之策,不能只盯着磨盘山,还得留意周边城池动向。”

    钱守庸和曹德懋深以为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明接着向钱守庸问道:“钱大人,之前您修书命左良玉和贺人龙两路兵马前来会合,如今他们情况如何?”

    钱守庸回应道:“昨日有探马来报,左良玉和贺人龙两部已然合并一处,兵力号称八千多人。现已离开陕西,进入山西地界,估计再有个十天八天便能抵达此处。”

    李明心中暗自盘算,自己这支部队号称七千,实际也就四千多人,左良玉和贺人龙那两路合在一起虽号称八千,估摸也就五六千人。如此算来,三部加起来号称一万五千人,实际能有一万出头就不错了。以这样的实力,若追到磨盘山外围,一旦遭遇高迎祥几万兵马围攻,即便能取胜,恐怕也是惨胜。

    思索片刻后,李明向钱守庸建议道:“钱大人,等左良玉和贺人龙两部兵马到来与咱们会合后,大军务必缓缓推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压缩流寇的生存空间。切不可盲目浪战,以免中了流寇的埋伏。”

    钱守庸一听,心里明白李明此举无非是想保存实力,以逸待劳,等流寇粮草耗尽出山后,再寻找战机。他深以为然,点头说道:“李将军所言极是,此乃稳妥之策。”

    一旁的曹德懋也不住点头,说道:“李将军这办法稳妥啊,本县县城弱小,实在生怕流寇杀个回马枪。”

    几日后,一名塘马匆匆来报:“大人,左良玉和贺人龙两位将军的部队已到离西城门十里之地,估计再有半个时辰就能抵达。”钱守庸听闻,便带着李明以及曹德懋,一行人慢悠悠地来到西城门外来迎接。

    过了不到一刻钟,只见远处尘土飞扬,左良玉与贺人龙的部队缓缓而来。队伍整体显得有些松散,毫无精锐之师的严整。骑兵队列里,部分骑兵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正是跟着左良玉从辽东过来的家丁,手持三眼铳。这三眼铳深受辽东骑兵喜爱,它既能当作火器远距离射击,在关键时刻,又能作为钝器砸向敌人,实用性颇高。这些家丁透着一股历经战火的沧桑,手持三眼铳,倒也有几分威风。然而,除了这部分家丁,其他骑兵状态不一,有的漫不经心地牵着马,有的则在队伍里交头接耳。步兵更是拖拖拉拉,装备参差不齐。许多士兵面黄肌瘦,一看就是平日里待遇不佳。他们大多没有铠甲,有的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残缺不全。不过,这些步兵倒是推着几十门大小火炮,为这支队伍增添了几分威慑力。

    待队伍行至近前,左良玉,身为副总兵(副将),大摇大摆地骑在马上,只是随意地拱了拱手,微微欠身,脸上带着一丝不以为意的神情,傲慢地说道:“钱大人,一路赶来,可真是不易啊。”

  &nbs

第161章 初见左良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