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强渡黄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黄河阻拦。而我军距离高迎祥约三日路程。”
李明沉思片刻,若派人通知河曲县,途中必定会遭遇高迎祥大军,绕路不仅危险,而且时间上来不及。他心中暗道:河曲县毕竟属于山西,不归自己管辖。于是,他咬咬牙,下令道:“按原计划行军!”
两日后,高迎祥率领张献忠等大小二十几路义军来到黄河岸边。望着滔滔黄河水,众人皆是一脸茫然与无奈。原来,义军斥候的情报出现了偏差。河曲县城内虽无常驻官兵,然而河曲县县令张天德多次与义军交手,凭借顽强的防守保住了县城,在实战中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经验,手下的衙役兵丁也锻炼得稍有军事素质。义军向陕西进发时,张天德并未放松警惕,早早便派马快衙役远远侦察义军动向,恰好发现了义军向河曲县城转进,赶忙回去禀报。
此时,山西总兵王国梁正率领镇标营在附近山区剿匪。张天德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急忙修书向王国梁求援,并承诺会提供大军所需粮草。王国梁接到求援信后,立刻展开地图研究,发现河曲县内的黄河是绝佳的天然屏障,可有效阻击义军。于是,他当机立断,率领镇标营迅速赶往黄河边布防,作为总兵直属部队,王国梁的镇标营装备有明朝当时最先进的火器红衣大炮三门。河曲县领张天德晓得唇亡齿寒的道理,也率领县内衙役、书吏、乡绅、民壮、乡勇千余人,拿着长矛、猎弓、棍棒等武器前来助阵。
高迎祥、张献忠等义军首领站在黄河边,望着对岸严阵以待的官兵,不禁愁容满面。高迎祥为了给在场的各位义军首领一个交代,脸色一沉,厉声斥责高一功:“你是如何侦察敌情的?如此重要的情报都能出错,险些误了大事!”
高一功心里明白,这不过是高迎祥在众人面前做做样子,于是顺水推舟,赶忙认错:“盟主息怒,是小弟疏忽了,这就严惩那侦查不力的斥候小队长。”说罢,他示意手下将一名所谓“侦查不力的斥候小队长”五花大绑、塞上嘴拉了出来,然后当场砍头示众。实际上,这人是他们不知从何处抓来的流民,临时拉来顶包做戏。
在场的各位义军首领皆是老江湖,心里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纷纷假意劝慰高迎祥:“盟主莫气,战场之上什么意外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如今想办法渡河才是关键。”
众人聚在一起商议对策,如今后面有李明大军紧追不舍,前方又有官兵凭借黄河天险阻击。根据斥候的回报,李明所部看起来兵强马壮,人人骑着马,斥候猜测可能是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实则大部分是骑马步兵,但义军斥候并不知情),实力不容小觑,实在不宜招惹。思来想去,众人觉得唯有收集小船、制作木筏,强行渡过黄河这一条路可走。
高迎祥长叹一声,说道:“事已至此,只能如此了。可惜,这次转进河曲县太过匆忙,没来得及派遣细作仔细探查虚实,导致各位首领跟我一起陷入这险境。都是我这盟主无能啊!”众首领纷纷再次“劝慰”高迎祥不要过于自责。高迎祥做完姿态后下令:“传我命令,义军各营即刻着手收集船只、制作木筏,准备强渡黄河!”各营首领纷纷领命回去布置。喜欢穿越明末成饿殍请大家收藏:
第120章 强渡黄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