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救驾之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各归各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论功行赏之后,众人皆散去,而一枝梅却被太监传旨,让其前往御书房面圣。

    一枝梅心中虽有疑惑,但还是恭敬地跟着太监前往御书房。

    进入御书房,一枝梅跪地行礼:“草民参见陛下。”

    朱启明微微一笑,说道:“平身吧。一枝梅,朕知道你就是救了朕的老常头,也是救了洪秀秀的恩人,更是常兰的父亲。”

    一枝梅微微一惊,没想到陛下竟知晓这一切,赶忙说道:“草民所做之事,皆是分内之举,不敢居功。”

    朱启明站起身来,走到一枝梅身前:“你屡次救人于危难,实乃义士。朕定当重重赏赐于你。”

    一枝梅再次跪地:“陛下,草民不求赏赐,只愿陛下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便是对草民最大的恩赐。”

    朱启明眼中满是赞赏:“你有如此胸怀,实乃难得。但朕赏罚分明,定不会亏待于你。”

    朱启明眼中满是赞赏:“你有如此胸怀,实乃难得。但朕赏罚分明,定不会亏待于你。”

    一枝梅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开口说道:“陛下,草民还有一事相告。常兰并非草民生的,是草民当年捡到的孩子。”

    朱启明微微一愣,随即说道:“原来如此,你能将她视为亲生,抚养长大,足见你的善良和担当。”

    一枝梅眼眶微红:“陛下,草民见那孩子孤苦伶仃,实在不忍心,便带回了家。这些年,虽日子清苦,但也有许多欢乐。”

    朱启明感慨道:“你之善举,令人钦佩。朕定会为你和你的家人妥善安排。”

    一枝梅连忙跪地谢恩:“多谢陛下隆恩。”

    朱启明神色郑重地对一枝梅说道:“这次你召集江湖高手百余人以及五大宗门剿灭兽神教,功不可没。朕会着人去各派分发奖赏,定不会亏待了诸位义士。”

    一枝梅躬身行礼道:“多谢陛下,能为陛下和朝廷效力,乃是我等江湖之人的荣幸。”

    朱启明目光炯炯地看着一枝梅,说道:“此次分发各派奖赏之事,朕决定交由你去办理。”

    一枝梅微微一怔,随即跪地应道:“陛下信任,草民定当不辱使命。”

    朱启明上前扶起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在江湖中素有威望,由你前去最为合适。务必将朕的心意准确传达,让各派知晓朝廷对他们的嘉许。”

    一枝梅郑重说道:“陛下放心,草民定当尽心尽力,妥善完成此事。”

    朱启明点头:“好,去吧,莫要辜负朕的期望。”

    一枝梅领命退下,即刻着手准备前往各派分发奖赏之事。

    朱启明唤来赵逸风,神色严肃地说道:“当年朕遭逢险境,幸得齐云山道长出手相救,此等大恩,朕一直铭记于心。如今朕欲派人前往齐云山,对道长及道观予以封赏,你可速速去办。”

    赵逸风领命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着手安排。他精心挑选了几位得力的使者,准备了丰厚的赏赐,其中包括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以及各种珍贵的礼品。同时,还拟定了一份诏书,详述齐云山道长的救命之恩以及朝廷的嘉奖之意。

    一切准备妥当后,使者们便快马加鞭地赶往齐云山。到达之后,他们向齐云山道长宣读了诏书,并献上了赏赐。道长对齐云山获此殊荣感激不已,当即表示会继续弘扬道法,为百姓祈福,为朝廷效力。

    为了迎接赤风国王子艾则孜的到来,皇宫内张灯结彩,一片热闹景象。宴席设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琼浆玉液。

    朱启明端坐在主位上,身旁的大臣们依次而坐。当艾则孜王子踏入宫殿时,朱启明起身相迎,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说道:“艾则孜王子,远道而来,朕特设此宴,为王子接风洗尘。”

    艾则孜王子躬身行礼道:“多谢陛下盛情款待。”

    众人纷纷入座,宴会开始。宫女们翩翩起舞,乐师们弹奏着美妙的乐曲,气氛欢快而融洽。

    酒过三巡,朱启明令人呈上准备好的礼物。只见太监们捧着一个个精美的盒子鱼贯而入,朱启明说道:“王子,这是朕为你准备的礼物,略表心意。”

    艾则孜王子打开盒子,里面是璀璨的珠宝、华丽的丝绸以及珍贵的古玩字画,他惊喜不已,连忙说道:“陛下厚礼,小王感激不尽。”

    朱启明微笑着说:“王子喜欢便好,愿我们两国友谊长存,共同繁荣。”

    公主朱悦然坐在席间,美目流转,时不时地偷瞄向艾则孜王子。艾则孜王子英俊的面容、优雅的举止以及不凡的谈吐,都深深地吸引着她。

    朱悦然的心思细腻,旁人并未察觉她的异样,可她自己却深知,那颗心已经为艾则孜而跳动。每当艾则孜的目光偶然扫过她,她都会瞬间红了脸,然后迅速低下头,心如鹿撞。

    宴会进行到一半,朱悦然借故离席,实则是为了平复自己内心的慌乱。她走到宫殿外的花园中,轻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可脑海中却全是艾则孜的身影。

    

第104章 各归各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