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各自忙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新来的?”一位年长的太医抬头看了她一眼,目光中带着审视。
马秀秀连忙行礼:“学生马秀秀,初来太医院,还望各位老师多多关照。”
“好好学,太医院可不养闲人。”太医说完,又继续低头研讨。
马秀秀默默点头,跟随着引导的小太监,走向为她安排的住处,心中满是对未来学习生涯的期待与忐忑。
太医院内,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为了皇帝的病情,主治太医们如热锅上的蚂蚁,急急忙忙地穿梭在各个房间之间。
李太医眉头紧锁,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他手中拿着一本又一本的医书,快速翻阅着,眼中满是急切与焦虑。“这可如何是好?这古籍中记载的方子似乎都不太对症。”他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
一旁的王太医在药房里,对着满桌的药材,一边念念有词,一边不停地抓药、称重、调配。“这味药多一些,那味药少一些,千万不能出错。”他神色焦虑而专注,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也顾不得去擦拭。
这时,张太医匆忙地走进皇帝的寝宫,身后跟着几个年轻的医童,端着各种药具。张太医轻轻坐在床边,手指轻轻搭在皇帝的手腕上,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皇帝的面容,试图从细微的变化中找到病情的线索。片刻后,他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这脉象……实在是令人担忧啊。”
在太医院的大堂里,几位太医聚集在一起,商讨着治疗方案。
“李太医,你翻阅了这么多医书,可有什么发现?”陈太医急切地问道。
李太医无奈地摇了摇头:“唉,都是些常见的方子,对皇帝的病情毫无作用。”
“王太医,你调配的药进展如何?”刘太医看向王太医。
王太医擦了擦汗:“还在尝试,希望能有效果。”
“我们不能这样盲目地尝试,必须找到病根所在!”张太医语气沉重。
“可是,这病情如此复杂,我们该从何处入手啊?”一位年轻的太医面露难色。
“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竭尽全力,不能让皇帝的病情继续加重!”张太医坚定地说。
众人纷纷点头,又各自忙碌起来。
李太医转身又回到书架前,继续翻找医书;王太医则更加专注地调配着药材;张太医再次走进皇帝寝宫,观察病情的变化。
整个太医院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息,每个人都心急如焚,期盼着能早日找到治愈皇帝的方法。
而在南方偏远的临西镇的一个宁静小院里,常兰正坐在窗前做着针线活。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形成一道道温暖的光斑。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厮跑进来,递上一封信:“常姑娘,有您的信。”
常兰放下手中的活计,接过信,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是秀秀的信!”
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仔细阅读起来。随着文字映入眼帘,常兰的神情时而欢笑,时而担忧。
读完信,常兰将信纸轻轻折好,放在胸口,喃喃自语道:“秀秀终于进太医院了,终于离她的目标又近一步了。在太医院一切都好,我也就放心了。”
她抬头望向窗外,思绪仿佛随着那封信飘向了远方的太医院,想象着马秀秀在那里学习和生活的场景。
常兰将马秀秀的信小心翼翼地收好,想起还有一封相关的信,她赶忙起身,出了小院,向药庐走去。
此时的马福生正在药庐忙碌。
“马伯伯,秀秀来信了。”常兰把信递给马福生。
马福生双手接过信,眼中满是惊喜和欣慰:“这丫头,还想着给家里写信。”
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信,眯着眼睛读了起来,脸上渐渐浮现出骄傲的笑容:“进太医院了,也算她的愿望成真了。”
常兰在一旁看着,也跟着笑了起来。
常兰回到家中又收到一封信,怀揣着那封新到的信,心情复杂地回到家中。她坐在桌前,轻轻展开信纸,马秀秀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
信中马秀秀写道,她与大皇子朱启明一同到的京城。原来朱启明此前失忆,一直由常兰悉心照顾,那段时间朱启明对常兰极其依恋。后来朱启明恢复了记忆回京城,途中竟遇到了马秀秀,二人便结伴同行。
常兰回想起照顾朱启明的日子,那些点滴的温暖和依赖仿佛还在眼前。她不知朱启明是否还记得那段时光,如今他贵为大皇子,又会有着怎样的命运和抉择。
常兰轻轻叹了口气,将信仔细折好,收进了抽屉里。她的眼神有些迷茫,心中五味杂陈,久久不能平静。
常兰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往昔。
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朱启明是大皇子,大家都亲切地唤他俊哥。他总是带着一脸天真无邪的笑容,仿佛世间的烦恼都与他无关。
常兰还记得,俊哥爱在田野里奔跑,放风筝的身姿矫健而欢快,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回荡在整个乡间。
第76章 各自忙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