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 抗军令卫明救莱州[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此时,山东巡抚朱大典派来的传令兵匆匆赶到。

    传达朱大典的命令:奉卢督师军令,山东所有军队归自己节制。

    目前形势一片大好,辽东汉阳军应配合包围济南外围流寇,不得追击小股残敌,违者严办!

    凌卫明听完这道命令,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一把抓起桌上的笔,在军令上狠狠地画了一个大大的叉,然后用力将其扔了下去。

    对着传令兵就是一通大骂:“他朱大典是什么身份,竟敢来命令老子?要是好好说话,大家还能商量,如今却拿根鸡毛当令箭!

    你这厮,回去告诉朱大典,爷不伺候了

    !有种尽可向皇上那里告状去!”

    传令兵吓得脸色苍白,双腿一软,赶紧跪在地上,手忙脚乱地捡起军令,哆哆嗦嗦地说道:“大人息怒,小人只是奉命传话,切勿怪罪小人。”

    凌卫明冷哼一声,摸出五两银子来扔了过去,不耐烦地说道:“老子的话,原原本本告诉朱大典,这是赏钱,滚吧!”

    传令兵眼疾手快地捡起银子,连连点头答应:“唉唉,多谢大人赏赐。小人一定替大人骂朱大人一通。”

    说完,便如蒙大赦般匆匆离去。

    登莱巡抚孙元化自从暗地里归顺自己后,一直潜心制造枪支,妄图将汉阳造大明化,这样也能省下不少钱来。

    自从孔有德等人出逃以后,孙元化便陷入了无尽的朝廷指责声浪之中。

    他在军事上的种种不力之举被一一揪出,成为众矢之的。那些朝堂之上的官员们纷纷上书弹劾,言辞犀利地批判着他的失职,大有将他彻底扳倒之势。

    倘若不是凌卫明不遗余力地在朝中周旋保护,凭借着凌卫明的人脉关系以及在朝堂上的巧妙言辞,为他极力开脱,孙元化恐怕早就被朝廷革职查办,接受严厉的问罪惩处了。

    也正因如此,孙元化心灰意冷,对登莱地区的军事建设逐渐变得懈怠起来。

    此时,李自成率领着两万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朝着登莱地区气势汹汹地进发而来。

    威海卫那边仅仅留驻了两千汉阳军,事发突然,一切都显得那么匆忙而慌乱。

    消息无法及时准确地传达。这两千汉阳军在信息不通畅的情况下,能否成功阻拦李自成的大军,实在是难以预料。

    凌卫明在营帐之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挣扎与权衡。

    最终,他还是下定了决心,果断地派出了两千精锐骑兵以及五千新募步兵,迅速在李自成大军的后面展开追击行动。

    而在兖州城这边,凌卫明深知其重要性,目前暂时还不能有任何闪失。

    城中的孔生在之前的战斗中身负重伤,身体虚弱地躺在床榻之上,无法再参与战斗指挥。

    再者,还有那衍圣公,手无缚鸡之力,如同一只柔弱的小鸡一般,需要有人悉心保护。

    毕竟,衍圣公在读书人的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如果他不幸死在汉阳军的手中,那可就会彻底激怒天下的读书人。

    于是,凌卫明决定在城中留下陈思明来坚守城池。

    临别之际,他神色凝重地看着陈思明,再三叮嘱道:“一定要缩小防御范围,坚守城池,万万不可出城去贸然寻找战机。如今局势动荡,城外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敌人趁虚而入,偷了我们的大本营。”

  &nbs

第143章 抗军令卫明救莱州[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