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群臣弹劾朱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动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导致线索中断。
于是,张三带领众人寻了一处极为隐蔽的地方,仔细观察着村子里的动静。
只见村子中央的空地上,一群百姓将负责丈量土地的学子和随行将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百姓们情绪激动,叫嚷声、争吵声此起彼伏。
“这地是俺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凭啥要丈量!”
“就是,这改革到底是啥玩意儿,别想糊弄俺们!”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场面一片混乱。
张三见状,不动声色地使了个眼色。
手下们心领神会,如同鬼魅一般,悄然分散开来,混入人群之中。
他们或是装作与村民闲聊家常的路人,或是扮作纯粹看热闹的外乡人。
看似随意地与周围人交谈着,实则暗中留意着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试图从蛛丝马迹中找出事情的真相。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查探,张三发现,百姓们虽然情绪激动,言辞激烈,但并未发现有明显的煽动者迹象。
不到两个时辰,张三便匆匆返回,前来向朱樉汇报情况。
他神色略显疲惫,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脚步也透着几分沉重,但眼神中却透着几分笃定。
“殿下,卑职已将此事仔细查探清楚。”
“此次百姓阻挠丈量土地,确实没有任何人在暗中推动。”
“百姓们纯粹是对土地国有化这一政策不了解,心中充满了顾虑。”
“他们都说这土地是祖辈们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如今突然听闻要将土地收归国有,生怕往后的日子没了依靠,所以才出面阻拦。”
张三如实禀明,目光专注地看着朱樉,等待着他的指示。
朱樉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
他怎会不知百姓对土地的依赖和担忧,可改革虽为长远大计,但也需妥善处理当下百姓的疑虑。
片刻后,他缓缓说道:“嗯,下去忙吧,务必把开封城里的那些豪绅都盯住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及时汇报。”
待张三离去后,刘璟恭敬地说道,“殿下,工厂再有不到十日便可大规模招工。”
“此前,臣父已向陛下呈递在开封开办供销社的折子。”
“待供销社建成,百姓便能以实惠的价格购置粮食,而且入厂打工的收入远远超过务农所得。”
“如此一来,百姓的生活能够安定下来,开封的民生也能得到显着改善。”
刘璟微微停顿,观察着朱樉的神色,接着说道,“臣以为,土地丈量事宜,不妨待工厂招工顺利开展后再行推进。”
“如此一来,可分散百姓对土地改革的注意力,减少改革过程中的阻力,使改革进程能够更为顺畅。”
朱樉听完,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刘璟,你所言之事,本王又怎会不清楚。”
“只是着实没想到,百姓的反应竟比那些豪绅们还要激烈。”
“豪绅们虽说在暗中使些绊子,但至少在明面上还不敢公然与本王对抗。”
“可百姓这一闹,事情就变得格外棘手了。”
“如今若贸然暂停土地丈量工作,那些心怀不轨的豪绅,恐怕会误以为本王示弱,日后行事必定更加肆无忌惮。”
“但要是不顾百姓的顾虑强行推进,又唯恐激起民愤,致使改革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何况,这供销社的开办直接触动了豪绅们的利益,他们必定不会轻易罢休。”
“这工厂招工与供销社开办,虽说本意都是为百姓谋福祉的利民之举,可在推行过程中,他们肯定会在背后搞各种鬼把戏,煽动百姓闹事,让咱们首尾难顾。”
“哎,本王还是太心急了啊,当初就应当听从李哥和诚意伯的建议,等工厂开始招人的时候再着手丈量土地。”
刘璟见朱樉如此自责,拱手道,“殿下切勿自责,改革之事本就艰难无比,涉及到万千百姓的生计。”
“诸多复杂因素相互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时出现些波折实在是在所难免。”
“百姓反应激烈,并非殿下推进改革过急,实因他们对新政策缺乏了解,心中满是担忧与不安。”
“臣有个建议,只是不知是否可行,还望殿下一听。”
朱樉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急切地说道,“刘璟,你且详细说说。”
刘璟清了清嗓子,有条不紊地说道,“殿下,对于百姓们的顾虑,咱们可充分利用这工厂招工与供销社即将开办的契机,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
“除了继续派那些学子和将士们深入各个村落,细致地为百姓讲解改革政策,让他们明白土地国有化的真正意义和长远好处。”
“咱们还可提前透露供销社将提供平价粮食这一利好消息,让百姓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改革切实能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同时,还可以带上一些已经在工地上干活的百姓,让他们现身说法。”
“这些百姓亲身经历了工厂带来的改变,他们讲述自己在工厂的收入情况,以及生活发生的积极变化。”
第166章 群臣弹劾朱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