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再活五百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西华门建立豹房,成天在豹房中玩乐。”
“皇帝嬉戏无度,宦官刘瑾胡作非为,残害忠良无恶不作,这使得明武宗时期的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爆发了农民起义。
“虽然明武宗在位时期也做了一些正面事情,比如应州大捷粉碎蒙古进攻,赈济灾民,杀掉宦官刘瑾等事情。”
“但这些贡献却无法挽救明武宗长期乱政,而引发的明朝中旗的社会危机。”
“朱厚照驾崩后,嘉靖皇帝朱厚熜以亲王身份登基称帝,他的登基颇具争议,这里就不细说了!”
“嘉靖帝登基后亲手拨乱反正,却又在后期亲手葬送了大好局面。”
“嘉靖在位时期加强皇权,整顿吏治,严禁宦官干政,完善科举制度。”
“经济上轻徭薄赋,改革宗室问题。”
“在军事上,嘉靖积极抗击倭寇侵略,重用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消灭倭寇。”
“然而,朱厚熜是一位善始不能善终的皇帝。”
“其在位到中后期开始,就逐渐荒诞朝政,他开始沉迷上了在后宫炼丹。”
“内阁首辅严嵩一手遮天,贪污腐化,在严嵩胡作非为的影响下,明朝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就连蒙古人打到京城之下,严嵩压根也没当一回事。”
“满朝大臣只会阿谀奉承,不会给国家办任何实事,严嵩让明朝的官风腐败到了极致。”
“直至徐阶将严嵩赶下政坛,明朝内外局面才有所好转,但已经不能和嘉靖前期相提并论了。”
“后来的隆庆皇帝励精图治,让明朝走向正轨。”
“1567年,嘉靖皇帝第三子朱载垕登基,改年号为隆庆。”
“隆庆皇帝性格宽厚,在政治上积极改革明朝嘉靖后期的弊政,在高拱的帮助下大刀阔斧的展开反腐败工作,还遏制土地兼并,缓和国内矛盾。”
“在经济上,隆庆皇帝实施开关贸易,发展商品经济,让明朝后期出现了商品经济的萌芽。”
“在军事上,隆庆重用戚继光镇守北方,还加强东南沿海的防御。”
“朱载垕在位虽然6年,却给明朝万历皇帝留下了极其大好的形势。”
“1572年,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打败高拱执掌大权并继续改革,明朝在张居正去世前有了恢复盛世的迹象。”
“但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以及万历对张居正彻底的清算和后期长达28年的不上朝,导致朝堂党争严重,各个部门官员缺额严重。”
“万历的怠政已经让明帝国内部千疮百孔,为明朝灭亡埋下了定时炸弹。”
“万历皇帝驾崩后,经历了一月天子泰昌的短暂执政,天启朱由校成为明朝的新君主。”
“天启在位前期还利用部分文官勤于政事。但执政后期,随着魏忠贤势力的崛起,天启皇帝亲手让明朝进入政治上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
“魏忠贤打压异己,迫害东林党左光斗、杨涟等官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全国上下只准歌颂魏忠贤,不允许提出异议,违者就被魏忠贤关入东厂大牢迫害致死。”
“天启皇帝驾崩后,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登基。”
“崇祯皇帝上台后铲除魏忠贤一党,大快人心,但由于万历和天启给崇祯留下的烂摊子实在难以弥补!”
“再加上崇祯的执政能力不如朱见深和朱载垕等帝王,以及崇祯性格的刚愎自用,明王朝在崇祯这里走向了终结。”
刘强感慨道:“在崇祯执政的那十七年,那真是个可悲可叹的时代啊!”
“崇祯帝也算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勤政节俭的皇帝了,他于18岁接手其兄朱由校的皇位,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一心想把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光复强大,然而此时的国家已是内忧外患、积难重重,像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不是几味汤药就可以挽救的了。”
“究其根本原因大概就是,天灾,瘟疫,民变,外侵,君臣离心,还有最后的穷!”
“那就先说说天灾!”
“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里,中国北方蝗灾旱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饥民饿死者无数!”
“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尤其在陕西,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
“再来说说瘟疫!”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因为死的人太多,每年都有人感染瘟疫!
“就在崇祯十三年,河北地区爆发了严重的鼠疫,那时被百姓称为疙瘩瘟!”
“由于当时医学条件限制,再加上旱灾、蝗灾,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瘟疫便蔓延扩散到北京、山西、陕西等地!”
“瘟疫传染,人死八九,到崇祯十七年秋,累计死亡民众达千万人以上!”
“关于民变,那就更好理解了!”
“从崇祯元年起,在旱灾、蝗灾和官府的压榨下,陕西等地终于爆发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高迎祥为起义军领袖的第一代闯王。”
第81章 再活五百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