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寒门跃龙门的密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兕:皇上,你听说了吗?有人给宋璟大人推荐了个隐士,还送了篇《良宰论》。
nbsp三郎紫岸:哦?那宋璟大人看了之后,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形象又高大了几分?觉得自己特有价值。
nbsp小兕:哈哈,开始是挺高兴的,毕竟谁不爱听好话呢?可读到后面,有个去调查的小厮在他旁边耳语了几句,宋大人突然一拍桌子——你猜怎么着?朱雀汤碗都跳起来溅了文书一脸鸡蛋甩袖!
nbsp三郎紫岸:哟,脾气不小,那文书怕是要改名叫“甩袖汤面郎”了!后来呢?
nbsp小兕:宋大人眉头一拧,批了句:“谀辞如蜜,蛀我梁柱!”转头说:“若真有才,长安街上卖艺都出名了,还好意思说自己是隐士,这么有才,咋不去考科举?!!”
nbsp三郎紫岸:(噗嗤)是他的性子这!嘴真狠啊!那隐士怕不是连夜把《良宰论》改成了《假隐士寒门卖艺赋》?
nbsp小兕:何止!听说范知睿抱着批语哭了三年,末了在酒馆嚷嚷:“早知宋璟是块铁头板,我该写篇《如何优雅地啃窝头》!”
nbsp三郎紫岸:哈哈哈哈……这下长安城的马屁精们可算找着新行当了——专研《谄媚窝头十蒸九不熟》!
nbsp小兕:那年长安皇城,三省六部的朱紫公服下暗涌着千年未绝的官场玄机。当新科进士们捧着《五经正义》踏入尚书省时,终将明白金榜题名不过是宦海修行的开蒙砖——在这座以《唐律疏议》为表、以人情练达为里的巨型官僚机器中,34;事君之术34;远比圣贤文章更为致命。哪可能是史馆笔下的刚正不阿,不过是那一个没有根基的人立碑罢了。
nbsp三郎紫岸:记得那一世阿耶曾问许敬宗:39;群臣臧否,何如?39;34;的掌故,恰似照见皇宫官场的菱花镜。
nbsp小兕:没错,这位以谄事武则天留名青史的宰相,早在其编纂《瑶山玉彩》时便深谙34;颂圣美学34;的三昧。彼时政事堂的檀香里,房杜之流虽以34;房谋杜断34;显达,实则《大唐新语》中暗录其34;每奏对必揣上意34;的为官心法。
nbsp三郎紫岸:科举金榜的墨香尚未散尽,新晋选人已在吏部考功司的磨勘文簿前才恍然看清生存的真谛。《通典·选举志》记开元年间34;每岁得第者,百无一入清要34;,而那些精通行卷温卷之术的寒门士子,往往能借34;诗文贽谒34;叩开权贵朱门。
<
第228章 寒门跃龙门的密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