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路浮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2章 驻村干部不是摆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知道宋思铭在开车,苏建强把该说的事都说了,便结束了通话。

    另一边的宋思铭,对于曲门要派干部,到王寨乡学习先进经验,一点都不意外。

    因为,在此之前,永寿市和登津市,已有相关计划。

    前几天,为了修路的经费,宋思铭去了一趟市政府,见到了市长梁秋香。

    在修路的问题上,梁秋香告知宋思铭,市财政只能再增加两亿,剩下的,得宋思铭自己想办法。

    然后,梁秋香又告诉宋思铭,永寿市市长吕培路和登津市市长穆德柱,都给她打了电话,想要年后派干部,到王寨乡参观学习。

    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是因为中央已经连续几年将乡村振兴放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

    至于为什么选择到王寨乡参观学习,那是因为王寨乡是整个江北省乡村振兴的典型。

    江北日报作为省直机关报,不止一次,用大篇幅对王寨乡进行了报道。

    省里的领导肯定能看到,那市里的领导也必须看到,而且光看到不行,还得有实质性的行动。

    而实质性的行动,就是到王寨乡参观学习。

    能不能学到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了。

    永寿市,登津市是先行者,曲门市是追随者,估计后续还会有江北省的其他市,把到王寨乡参观学习,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

    宋思铭的态度是欢迎来学习。

    倒不是想趁机刷波存在感,或者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源,而是觉得,王寨乡的经验,真正推广到其他地区的话,应该会有一大批老百姓受益。

    不过,这都是年后的事了,年后再准备就行。

    宋思铭当下的任务,是到崇棠县姚家岭,看望陈辉。

    这是陈辉的母亲陈珊,交托给宋思铭的,宋思铭必须办到。

    崇棠县是曲门市最偏远的一个县。

    在曲门市的地位,类似于澜沧县在青山市的地位。

    都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

    不过,澜沧县近来已经发生了变化,逐渐变成了香饽饽,连省里都开始往澜沧县空降干部。

    反观崇棠县还是维持原状。

    在曲门市,崇棠县也被称为发配圣地。

    那些没人没关系或者犯了错误的干部,一般都是往崇棠县塞,导致崇棠县这个人口最少的县,养着最多的公职人员。

    宋思铭也是知道陈辉在崇棠县下面的姚家岭村支教之后,才特意了解了一下崇棠县。

    崇棠县落后归落后,但交通条件还是不错的。

    三条高速公路,从崇棠县穿过,并在崇棠县境内,设置了六个进出口。

    距离姚家岭村最近的高速口,只有十公里。

    宋思铭下高速后,开了不到二十分钟的乡道,就到了姚家岭村村口。

    远远的,他就看到了停在村口的大货车。

    货车旁是一辆辆大小不一的农用三轮车,几十名村民,正在齐心协力把三轮车上,装好箱的山楂,往大货车上搬。

    宋思铭把车停到一个不碍事的地方,下车,上前。

    第一个发现宋思铭的,是姚家岭村的村委会主任,姚增喜。

    姚增喜是个一米八多的壮汉,此时,正站在大货车上,接村民递上来的山楂。

    居高临下一眼看到

第862章 驻村干部不是摆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