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章 战争兵工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增强了夏军的实力与战力。

    在这个军队大都武装木矛长戟的年代,能装备刀盾的绝对是军中锐士。

    即使以装备奢侈见长的夏军,能装备长刀的绝不超过半数,可想而知其中威能。

    常人只看到了夏军武力强悍,却不知在这背后,有着比军队人数还多的匠人们,在没日没夜的打造刀甲装备。

    这些在后方挥洒汗水的工匠,是前线士兵们保持战斗力的,另一重要支柱。

    日常操练不殆,军中纪律森严,讲武堂培训的基层武官能力卓越,再加上兵工厂锻造的刀甲装备精良。

    这些都是夏军战力快速提升的原因,其中缺了谁,整体实力都会下降一大截。

    如果说汉军乃至鲜卑人,是三五人养一个兵员,那么夏军同样是三五劳力养一战兵,但其中所消耗的资源与钱财却不在同一层次上。

    怎么说呢,若论财富与与体量对比,坐拥中原的正统朝廷,绝对能将夏军的草台班子吊起来打。

    但是朝廷体量大,需要养的士兵与地方开销的也大。

    而且夏军曾经霍乱洛阳司州等地,北上后又将匈奴三百年积蓄的底蕴,吞噬一空。

    随后又是攻略幽冀二州,如今更是将幽州人力物力迁徙大半,其中所得不以道计。

    这么多的钱财与物资,装备四大军团十六万人的正规军,其中战力可想而知。

    夏军的正规军团只有四个,分别是徐晃的南郡军团,臧霸的云中军团,雁门的太史慈军团,乃至新组建的上党军团。

    兵工厂内产出的刀剑甲胄,大都是四大军团优先,被这些人瓜分了。

    至于郭藴的兵团的三十万自建兵团,韩忠的八旗扈从军,又或者是漳河大营的数十万新军,只能用淘汰下来的旧货。

    他们的装备水平,大多还停留在长矛战戟上,护身防具更是只有简单的小圆盾,与普通的竹木胸甲,或者简易的皮甲。

    即使如此,便已经是算是这个时代的奢侈装备了,因为其它地方武备,甚至连上铜的木盾都装备不上,披甲率更是惨不忍睹。

    当然,装备再好,还是要看人的,比如当年被评为卫国英雄的少帅,空有全国最精锐的海陆空军队与最好的装备。

    还不是屁都没放,便将辽东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三千万家乡父老丢给了倭寇霍霍,甚至连那些号称…

    是以装备很重要,统军将领更重要,贱养有贱的好处,奢侈有奢的妙用。

    用简单的话概括就是,质量不够数量来凑,量变引起质变...喜欢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61章 战争兵工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