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阳谋天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48中文网]https://m.48z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军缺粮少饷的压力下,刘宏只能扩大推行新农体系的范围。
为什么会选择并、幽、冀、豫、益五州呢?
自中平元年以来,益州一点都不消停,尤其是汉中,太守苏固多次向朝廷求援,现汉中已经基本被“米贼”掌控,苏固只是固守一隅,苟延残喘。
而冀州、豫州是大汉粮仓。豫州这些年来,一直在被黄巾祸害;冀州作为当年黄巾的老巢,也是人口锐减,连对幽、并二州的援助都无法保证了。
所以在冀州、豫州推行新农体系,实则是让青州帮忙剿灭黄巾、恢复农耕。
至于幽州和并州,多年来外患一直不断,成为朝廷的重大负担。
既然青州治理得那么好,干脆就都交给青州,看能否防住外患,还借此削弱了青州的实力。
关键是交给青州,朝廷就不用给幽、并两州出粮出饷了。
这些年来,幽并两州的粮饷,给朝廷的压力非常大。
这两州,自有汉以来,就没向朝廷交过赋税,而是朝廷让冀州供养着这两州,为这两州提供边军粮饷和民众的粮食补贴。
谁知道,中平元年黄巾四起,冀州则是黄巾的大本营。
一番折腾下来,冀州人口锐减,大量田地荒芜,已经自顾不暇,再无法向幽并两州提供粮饷。
本来中平二年起,朝廷就是在用青州缴纳的赋税,来填充幽并两州的窟窿。
谁知道,凉州祸乱又起。
朝廷实在支撑不住,才发生了乌桓三千精骑因缺粮少饷,干脆跑回领地之事。
随之就爆发了张举、张纯联合乌桓的叛乱。
当征讨叛军的公孙瓒被困管子城后,朝廷没兵、没粮、没钱,才发现,现在能救朝廷的,竟然只剩下青州了。
可如果让青州为幽并两州提供粮饷,青州自然就不会再向朝廷缴纳赋税,凉州那边的窟窿同样补不上。
要说刘宏真是聪明。
在与十常侍商议之后,干脆把冀、幽、并三州都交给青州。
如此,既不用朝廷为幽并两州提供粮饷,又想看看青州能否治理好这三州。
至于豫州之所以要推迟一年后再推行新农体系,就是想看看冀、幽、并三州一年治理的效果如何。
何况,豫州不与青州接壤,反而在司棣身边,朝廷对司棣的掌控力要大很多。
如果冀、幽、并三州治理得好,就让豫州也推行新农体系。
豫州富庶,就等于朝廷富庶。
蔡成也想不到,他的炫富阳谋,竟然能让刘宏直接把冀、幽、并三州都交给自己。
而蔡成更想不到的是,刘宏任命的五个牧府,刘虞、刘岱、贾琮、黄琬、刘焉,尽皆忠诚于皇室。
他们在青州听了新农体系的系统讲解后,就知道新农体系对大汉的巨大好处,然后刘虞、刘岱和贾琮就全部心甘情愿地由青州节制。
当然,这其中贾琮是早动了归附青州的心思。
哪怕是刘焉知道益州天高皇帝远,而且路途险恶,也与蔡成约定,两年后,青州农署官吏入益州,全面推行新农体系。
难道这五位州牧看不到一旦实施新农体系,他们这州牧就会形同虚设,牧府、郡府、县府都会被架空吗?喜欢三塑强汉请大家收藏:
第357章 阳谋天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